中山:抢抓深中通道通车历史机遇 推动深中“六个一体化”和文旅融合
栏目:推荐 来源:中山日报 记者 郭锦润 发布:2024-06-05
点击在线收听语音版

6月4日,市委常委会召开会议,传达学习省委副书记、深圳市委书记孟凡利在中山考察时的指示精神,研究部署推进深中“六个一体化”工作。会议还套开市“百千万工程”指挥部会议,专题研究乡村振兴、“百千万工程”、水污染治理等工作。市委书记郭文海主持会议。

图源:深中通道管理中心

会议指出,在深中通道即将通车之际,5月31日,省委副书记、深圳市委书记孟凡利带队莅临中山,用一天时间进行深入考察,指导推进深中高水平全方位务实合作,对中山工作给予极大的鼓励和鞭策,为我们进一步做好各项工作注入了强大信心和动力。

全市上下要坚定扛起省委部署建设广东省珠江口东西两岸融合发展改革创新实验区的职责使命,抢抓深中通道开通重大历史性机遇,积极融入以深圳为核心的都市圈,为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广东区域协调发展作出更大贡献。要更加自觉全面学习深圳,推动深中规划、营商环境、产业、交通、创新、公共服务和社会治理“六个一体化”。要加强与深圳规划衔接,推动翠亨新区与前海合作区规划对接,实现功能错位、联动发展。要对标学习复制深圳营商环境改革经验,让企业、群众在中山办事像在深圳一样方便。要谋深做实深中经济合作区,加快完善深中产业协作机制,促进两地产业链深度融合,探索形成“深圳总部+中山制造”“深圳研发+中山转化”“深圳链主+中山配套”等协作模式。要加快推进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构建“海陆空铁”综合交通体系,做好深中航空港、跨市公交枢纽、中山港新客运码头、无人机物流航线等开通运营,扎实推进深中城际轨道前期工作。要充分借力深圳创新资源、平台、人才优势,解决企业创新研发、技术攻关问题,赋能中山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要推动公共服务优质均衡共享,营造跨市无感的生产生活环境,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要充分挖掘珠江口东西两岸的旅游资源,携手深圳打造更具影响力、号召力的旅游精品,精心规划建设环五桂山乡村振兴示范带,加快完善乡村酒店、民宿、美食、消费等综合配套,形成规模集聚效应,为承接深中通道“流量”做足准备。

会议强调,学习运用“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经验,有力有效推动“百千万工程”走深走实。以更高标准、更大力度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持续巩固“三清三拆三整治”工作成效,加快补齐农村基础设施短板,提升乡村基层治理现代化水平,倡导群众“自己家园自己建、自己管、自己美”。实施农村集体经济倍增行动,深化农村综合改革,积极推广强村公司等多种运营模式,探索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壮大新路径,盘活农村集体资金和资产。大力推进乡村产业振兴,加快十大农业产业发展平台建设,深化一二三产融合,精心做好乡村酒店、民宿、美食、时尚消费等综合配套,引导农文旅特色化、高端化发展。坚决防治“新形象工程”,在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和改造中,始终以老百姓满意为标准,务求简朴、实用、接地气,防止过度设计。

会议强调,我市治水工作进入冲刺攻坚阶段,各镇街各部门要日夜兼程,针对堵点难点攻坚克难,确保质量、安全、速度、廉政,全面推进水污染治理系统工程。先急后缓、突出重点,全力推进暗涵整治,加快完善截污管网建设,提高源头清污分流率。全面推进河涌、沟渠清淤,确保应清尽清,科学妥善做好底泥分类处置,最大限度实现资源化利用。学习杭州等地先进经验,因地制宜建造人工湿地,提高污水净化效率。力求治水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相统一,规划建设一批水清岸绿、有生活气息、有商业氛围的样板河涌,打造年轻人创业、消费的地方。结合绿美中山生态建设,全面绿化美化一河两岸,建设水清、岸绿、景美的滨水空间,满足群众亲水、乐水、慢生活需要。加大施工监督力度,全力推进“大兵团作战”,在确保安全、质量前提下加快进度,力争早日还中山人民一个秀水长清、江河安澜的美好家园。


编辑 曾嘉慧  二审 黄廉捷  三审 吴森林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