灯都观察⑳|古镇镇这场活动延续了三年,举办了90场
栏目:推荐 来源:中山+ 记者卢兴江 通讯员 蔡玉婷 发布:2024-05-28

5月25日,古镇镇“走读灯都”系列研学活动再次启程,60组亲子家庭受邀参加,打卡了古镇镇国家3A级景区——星光联盟,灯都古镇·灯文化博物馆以及魏氏宗祠、欧氏宗祠两家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据了解,这是古镇镇举办的第90场系列研学活动,活动开展三年来,已吸引超过5000人次参加。

为进一步发挥文旅与乡村产业在推进“百千万工程”中所起的关键作用,古镇镇创新模式,将镇内文旅资源串珠成链,共开辟出26条研学线路,活动受到市民追捧的同时,带动了产业发展。

现场制作灯饰和鱼饼

星光联盟是全国唯一一个以灯光表演为主题的专业灯饰卖场,集结了600多个国际灯饰品牌,2016年被评定为国家3A级景区。中山市光正实验学校的30组亲子家庭到达卖场后,仰望60米高的中空,感受超千平米的超高清LED天幕灯光流转,目睹光影艺术长廊的灯光魅力。他们还参观了大卖场里的各类灯饰门店,向店主了解灯饰制造技艺以及市场行情,辗转灯都古镇·灯文化博物馆,倾听古旧灯具及古镇近现代灯饰发展历程,现场动手制作一盏自己专属的莲花古灯。

亲子家庭在星光联盟参观学习。蔡玉婷 摄

同一天,古镇七坊幼儿园30组亲子家庭参与了“走读灯都”亲子研学游之祠堂文化研学行活动,打卡魏氏宗祠、欧氏宗祠两家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寻根溯源,增加对家乡的认同。海洲鱼饼是赫赫有名的中山名小吃,也是流传百年的非遗美食,鲮鱼去骨,加上生粉、鸡粉、白糖精盐和小葱清水捣合,揉成鱼滑后,用力摔打,再用模子压成小圆饼,最后放去煎炸,变成皮脆肉爽的海洲鱼饼。亲子家庭在品尝这一美味后,亲自上手,学习了海洲鱼饼的制作技艺。

三年举办了90场活动

提起古镇镇,人们自然会想到中国灯饰文化。然而,一些散落于民间的乡土文化同样值得追寻。古镇镇不仅拥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六坊云龙舞,还有中山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海洲鱼饼(制作技艺)和冈南李家拳。古镇镇的粤曲粤剧文化源远流长,早在2013年,古镇镇就被评为“广东省曲艺之乡”。

志愿者给亲子家庭成员讲解六坊云龙舞。蔡玉婷 摄

广东省第十三次党代会报告提出,支持中山建设省级改革创新实验区,着力打造环珠江口100公里“黄金内湾”。 借助这一历史机遇,古镇镇结合中山市“文化兴城”战略布局,全面梳理了辖区的曲艺文化、灯饰文化、非遗文化、祠堂文化以及相对应的文旅资源,结合乡村产业,串珠成链,启动了“走读灯都”亲子研学游志愿服务项目。

“三年来,我们开发出了26条研学路线,开展了90场活动,吸引了超过5000人次参加。项目曾荣获中山市学雷锋志愿服务先进典型服务项目、中山市文化和旅游志愿服务优秀项目及中山市第一届文化和旅游志愿服务项目交流展示活动二等奖。”古镇镇宣传文化服务中心有关负责人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文化引领推动乡村振兴

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的牵引力量,更是保证乡村振兴成色和质量的重要支撑。今年以来,古镇镇抢抓“黄金内湾”和“大桥经济”新机遇,以文化引领推动乡村振兴。

据介绍,古镇镇宣传文化服务中心2024年共设置10条研学线路,全年计划开展26场“走读灯都”亲子研学游活动,通过活动,激活古镇人的自豪感、社会责任感以及使命感,用心用情书写好“文化兴镇”这篇大文章,助力打造全球一流灯饰之都。

即将到来的6月,古镇镇将结合正在申请市级非遗的古镇十三桡项目,开设龙舟文化研学专场,带领亲子家庭体验这项已沉睡40年的龙舟文化,唤醒灯都古镇人的集体记忆。


编辑 卢兴江  二审 黄廉捷   三审 查九星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