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革热进入高发季 中山医生提醒:市民“五一”假期出行需警惕
栏目:推荐 来源:中山+ 记者 王帆   通讯员 梅婷一 发布:2024-04-26

近日,中山一名38岁男性出现反复发烧、头疼、全身肌肉疼痛等症状,在中山市第二人民医院就诊后,被检查出登革热核酸阳性,目前,该名患者已在医院接受正规治疗。

医生提醒,5月进入登革热的传播高发季,恰逢近期中山大雨不断,潮湿闷热的天气盛产蚊子,为登革热的传播创造了条件,市民在“五一”假期出行时需警惕。

“该名男性患者有东南亚旅居史,返回中山两日后出现上述症状,化验结果为登革热核酸阳性。”中山市第二人民医院感染科主任医师高齐明介绍,登革热会导致患者白细胞、血小板明显降低,和流感症状有些相似,但区别在于,前者无明显鼻塞、流涕等呼吸道不适症状。

“登革热为自限性疾病,10天左右无并发症患者病情会明显缓解甚至康复,但如不及时治疗,也有发展成重症的可能。”高齐明表示。

高齐明介绍,登革热在我国主要流行于广东、广西、海南、福建、浙江等地区,具有典型的输入性、突发性。该病传播迅猛、发病率高、人群普遍易感。主要由“患者→伊蚊→其他人”的途径传播,人与人之间一般不会直接传播疾病。

“我国人群对登革病毒普遍易感,感染后潜伏期一般为1天到14天(多数为5天至9天),但也有部分人不发病(即隐性感染者)。” 高齐明表示。

高齐明提醒,市民如出现以下典型症状请及时就医:突发高热,体温可在24至36小时内升至39或40摄氏度;出现“三红征”,即面、颈、胸部潮红;出现“三痛”,即剧烈头痛、全身关节痛、肌肉酸痛;出现皮疹,四肢躯干或头面部出现充血性皮疹或点状出血皮疹。

如何预防登革热?高齐明表示,避免被蚊虫叮咬是关键,前往登革热流行区进行户外活动时,尽量选择浅色的长袖长裤,尽可能使用驱蚊剂或其他驱蚊药物;室内安装纱门纱窗、使用蚊帐,使用灭蚊虫产品。保持居家通风干燥,避免积水长期滞留。


编辑  王帆   二审 黄启艳  三审 苏小红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