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忆香山征文(校园组)| 新中山人的大桥梦
栏目:推荐 来源: 中山市大信学校五(3)班 郭若贻 发布:2022-12-22

“爸爸我骑在你肩膀上的照片是在你们负责架梁的港珠澳大桥上照的吗?”港珠澳大桥通车之际,桥梁建设报刊登了建桥期间我和爸爸的合影。“是啊,那会儿爸爸跟叔叔们负责港珠澳大桥CB05标段的桥梁架设工作,你趁着寒假还来看我了,难道忘记了吗?”接着爸爸开始跟我讲述了那段我们一家与中山缘起的故事。

那是2012年7月,我出生才6个多月。彼时我们一家还住在南京,爸爸接到公司要参与世纪工程港珠澳大桥建设的任务,而他所在的项目部就坐落在中山的马鞍岛。爸爸说那时的马鞍岛十分荒凉,几乎没有几条完整的水泥路,厂房星星点点地散落在岛上,被杂草和灌木点缀,显得格外寂寥。项目部的生活也极为不便,离最近的集市驱车也需要近50分钟。为了给我们更好的生活环境,我便随妈妈留在南京生活。

时间很快来到2015年,爸爸又转战到了海面工区,负责将马鞍岛梁场生产出来的大积木(85米钢混组合梁)搁到海面的桥墩上。那时爸爸和很多叔叔们住在茫茫大海之上桥面工区的住人集装箱里。爸爸还常调侃,虽然住房一般,但却是360°无死角的海景房。

大桥人常常苦中作乐,但是作为桥工家属的妈妈和我深知他们的不易。夏天海面升腾起的热浪裹挟着咸湿的海风,爸爸矗立在晒得发白的梁面上,单手叉腰,大口喘着粗气,不停冲着对讲机嘶哑着呼喊,露出的半截胳膊已然成了焦炭色,妈妈不无心疼地说:“这应该是蜕的第三次皮了吧……”。

那时最开心的莫过于从海面工区回中山梁场的归途,不用天天守着一望无际的大海,透过车窗感受着城市、村落的烟火气息,也因此机缘巧合地遇到了高速路口举着牌子热情张罗我们看房的房产中介。正是那时候,爸爸看到了中山的前景,也想把我这个“小不点”留在身边,便跟妈妈商量在中山置业安家。那一年我就这样正式成为了新中山人。

一晃我们在中山已生活了7个年头,我也从一个小萌娃成长为5年级的小学生。而2022年9月爸爸的公司正式入驻马鞍岛翠亨大厦,翠亨大厦好漂亮啊,爸爸的新公司也十分的高大上,一到节日翠亨大厦的灯光秀就像马鞍岛上的明珠,流光溢彩。再看看如今的马鞍岛,完全找不到爸爸说的“荒凉”的影子,从前的泥土路变成了如今宽阔整洁的柏油路,从前的杂草也悄然不见,取而代之的是高楼林立,各种高科技公司争相入驻。

最值得我自豪的是,爸爸公司又参与了中山“未来之门”深中通道的建设。爸爸说深中通道还有两年就要通车了,很多创新之举,丝毫也不逊色于港珠澳大桥。技术创新我懂,但是我知道深中通道可以让中山跟深圳靠得更近。说不定若干年后的我,可以在深圳工作,在马鞍岛居住,还能陪伴爸爸妈妈,可谓工作生活两不误,想想就觉得挺美的。

2012-2022,十年磨一剑,今朝终圆梦。像爸爸一样无数可爱的大桥人,用汗水凝结成的两座宏伟大桥将一湾两岸紧紧地连在一起,为粤港澳和我们中山的腾飞插上了希望的翅膀。而中山的宜居宜业也让我的小家越来越幸福,我为能成为新的中山人而自豪!

(作者:中山市大信学校五(3)班 郭若贻;指导老师:刘兰兰)


下载中山+ 关注“品忆香山”主题征文活动最新进展


编辑 唐益 二审 谢琼  三审 程明盛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