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镇“工改”四年,600家企业搬“新家”
栏目:推荐 来源:中山+ 记者 卢兴江 发布:2025-09-16

9月16日,古镇镇曹二村蔡国春“工改”项目“三旧”改造方案进入公示第六天。若一切顺利,9天后,原有低效旧厂房将启动拆除,总建筑面积超8500平方米的高标准厂房即将拔地而起。这是古镇镇私企参与“工改”的又一实例。过去四年,古镇镇累计拆除整理低效工业用地1880亩,建成投产的高标准厂房超90万平方米,吸引近600家潜力优质企业搬入“新家”,谋求更大发展。

2023年6月,海洲嘉隆置业科技工业园一期“工改”项目竣工投产。古镇宣传办 供图

“全力改出一片产业新天地”

作为“中国灯饰之都”,古镇镇随灯饰照明产业快速发展,存量土地资源愈发紧张,推进“工改”、向空中要空间成为必然选择。

时间回到2022年4月15日,古神公路辅路与东岸中路交叉口,三台重型工程机械启动作业,旧墙体瞬间被破拆,总面积95.2亩的曹二村低效工业园清除整理工作正式开启。同日,位于曹三工业二路、连片面积216亩的低效工业园区也同步开拆。该园区原有194家主营五金加工、灯饰配件及印刷的中小微企业,和曹二村园区一样,都面临改造升级、拓展产业空间的迫切需求。

为破解发展空间瓶颈,古镇镇全力以赴。“当时我们定下年内拆除整理低效工业园不低于500亩的目标,想法很简单,就是要通过‘工改’勇往直前,改出一片产业新天地。”古镇镇“工改”专班相关负责人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对寸土寸金的古镇而言,这一任务虽艰巨,但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专门成立“工改”指挥部及5个“工改”专班狠抓落实,最终提前完成当年目标。

“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完成了

若说“工改”前两年尚在“浅水区”探索,2024年古镇“工改”便真正迈入“深水区”,没有足够决心与举措,寸步难行。正因预判到挑战,古镇镇早早部署——1月25日,中国共产党古镇镇第十四届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召开,会上吹响打好“五大会战”、突破高质量发展瓶颈、向全球一流照明灯饰之都迈进的号角,其中“坚决打好‘工改’大会战”被列为首位。同时,古镇镇还定下硬指标:全年拆除整理低效工业用地600亩,确保曹一天宏光电产业园、冈南晋兴产业园等建成投产,曹二智慧产业园、曹三智兴产业园、海洲螺沙改造项目等动工建设。

古镇镇曹二村“工改”项目拆除现场。记者 卢兴江 摄

“这一指标比上年增加100亩,无论是镇‘工改’指挥部,还是镇村‘工改’专班,都深感压力巨大,甚至有人认为这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古镇“工改”指挥部相关负责人坦言。

为将“不可能”变为“可能”,古镇镇“工改”指挥部定下新规:每周一召开“工改”例会,协调解决实际工作难题;会议结束后,专班成员需立即前往村(居),深入目标地块调研,探索“工改”新方法、新路径,攻坚克难保障目标落地。此后,古镇镇接连启动19个“工改”项目,各村(居)形成“沙场赛马、争先争优”的火热局面。付出终有回报,12月底,古镇镇“工改”核心数据出炉:拆除整理低效工业用地604亩,成功将“不可能”变为现实。

四项措施,让“工改”释放活力

沿沙古公路西行,横穿古神公路进入古镇地界,道路两侧一排排现代化高标准厂房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厂房内车辆穿梭、机器轰鸣。这是古镇镇“工改”四年后的崭新图景,也是改革成效的生动缩影。今年9月11日,借“工改”工作推进会契机,古镇镇公布了四年“工改”成绩单:累计拆除整理“工改”用地1880亩,已封顶和建成高标准厂房超126万平方米,其中90万平方米已投产,吸引近600家优质企业搬入“新家”。

9月11日,古镇镇“工改”工作推进会现场。古镇宣传办 供图

为让“工改”充分释放活力,古镇镇再推四项关键举措:一是立足全镇发展大局,系统谋划下一阶段“工改”重点,用好政策窗口期,同步解决历史遗留问题;二是推动社会资本与村集体合作,依托“工改”重塑城乡风貌、带动产业转型升级;三是及时破解项目推进与落地中的难点堵点,全力服务本土企业增资扩产与招商引资项目落地;四是结合实际、规划先行,从客观情况出发推进“工改”,避免盲目发展与低水平重复建设,推动项目早落地、早开工、早建成、早见效。

编辑 卢兴江  二审 张房耿   三审 林志强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推荐阅读

“中山镇超”10月开赛,阜沙队积极备战
原创 15416人浏览   2025-09-15
尹念红当选中山市人民政府市长
原创 13841人浏览   2025-09-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