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在即,经过轻松愉快的暑假生活,同学们即将返回校园开启新学期的学习与生活。校园里各类花草树木和小型积水区域分布广泛,容易孳生蚊虫,加上师生众多,人员密集,容易引起聚集性疫情。学校应如何防范基孔肯雅热和登革热,构建一个健康无蚊的校园环境?一起来看看!



基孔肯雅热是由基孔肯雅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主要通过伊蚊叮咬传播。症状以发热、关节剧痛和皮疹为特征。




登革热是一种由登革病毒引起的、通过伊蚊叮咬传播的急性传染病。典型症状是“高热、三痛、三红”+皮疹。
高热:突发高烧(40°C以上);
三痛:剧烈头痛、全身关节痛、肌肉酸痛;
三红:面红、颈红、胸红;
皮疹:四肢躯干或头面部,出现充血性皮疹或点状出血疹。
基孔肯雅热和登革热
都是通过伊蚊叮咬传播的急性传染病
伊蚊依靠各类小型积水容器产卵繁殖
因此,预防“两热”
关键点在于“防蚊灭蚊”
没有积水就没有蚊虫孳生
没有蚊虫就没有
基孔肯雅热和登革热的传播


环境清理与积水管理

每日清扫校园,重点清理卫生死角及周边散在积水容器,包括一次性饭盒、水杯、矿泉水瓶、芭蕉或棕榈的大片落叶、废弃水马等杂物,垃圾及时清运。
全面检查校园内花盆托盘、泡沫箱、拖布桶等各类容器,及时清理、倒扣处理防止积水。室内区域需重点清理花盆托盘、饮水机水槽、空调冷却水等积水点。
蚊虫活跃时期或登革热、基孔肯雅热流行时期,建议撤除花盆托盘,水培植物改用土培方式或定期换水、清洗根部、刷洗容器壁,或采用投药、隔断等措施,避免蚊虫孳生。
景观水池等大型水体建议养鱼防蚊,注意清除景观假山、榕树的孔洞积水采用砂土封填方式处理。
消防水池、饮用水池等大型半开放式蓄水容器加盖密闭,定期检查清洗。废旧轮胎需在底部钻孔,存放在室内或避雨场所。
对暂时无法清除的积水,可采取投放持效性久、效果好的灭蚊蚴剂处理。
(△ 常见蚊虫孳生地)

蚊虫活跃期或疫点周边学校,师生户外活动应穿长袖衣裤,裸露皮肤喷涂驱避剂。
教室、办公室及宿舍必须安装防蚊纱窗,宿舍统一配备蚊帐。
完善基础设施防蚊改造,包括加装防蚊闸、沟渠暗渠化改造、封堵电缆井孔洞等。


室内发现成蚊可使用家用卫生杀虫剂处理。公共区域,如教室、卫生间、天台、楼梯间、走廊等,合理布放灭蚊灯,重点覆盖绿化带、低楼层走廊、卫生间等区域。
大面积消杀可由专业的有害生物防治队伍或经专业培训的人员,使用专业消杀器械和卫生杀虫剂开展。采用超低容量喷雾处理开阔区域,热烟雾处理地下车库等密闭环境,滞留喷洒处理绿化带等成蚊栖息场所,降低成蚊密度,并对消杀药物、器械使用情况做好记录。

安全管理与宣传教育

在正规渠道购买具有农药登记证的卫生杀虫剂,药物须存放在学生难以接触的地方。定期开展蚊媒传染病健康教育,组织师生参与校园清积水活动,提升健康意识。

除此以外,学校还要做好晨午检工作,一旦发现学生出现发热、头痛、全身酸痛、皮疹、肌肉痛、关节痛等症状,马上通知家长及时送医。
让我们大家一起
齐动手,清积水
防蚊虫,保健康
筑牢预防基孔肯雅热
和登革热的坚实防线~
编辑 曾淑花 二审 魏静文 三审 林志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