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4日晚,随着“民族之声—坡芽歌书文字之芽”合唱专场音乐会最后一个音符落下,由中国合唱协会主办,市委宣传部、市文化广电旅游局、市文联支持,中山广播电视台和广东中山文旅集团承办,市文化馆、市文化艺术中心协办的中国合唱协会2025“中山之约”合唱艺术交流展演周在热烈掌声中圆满落幕。
这场为期5天,以声为媒、以乐会友的文化盛会,汇聚了6支粤港澳大湾区合唱名团同台献艺,举办了8场由国内音乐名师领衔的高水平讲座,唱响了3场彰显艺术高度与文化深度的合唱音乐会,充分展现出中山作为“中国合唱之城”的文化自信与艺术魅力,成为全民共享的艺术盛宴和人文湾区融合的实践样本,将持续推动中山与时代同频、与世界共振的“文化兴城”之路越走越宽广。
高水准
名家名团齐聚
尽展合唱艺术独特魅力
展演周留给观众最深刻的记忆,莫过于那场场由名家掌舵、名团演绎的高水准演出。这不仅是一次合唱艺术的集中亮相,更是一场以专业为基、以品质为魂的艺术盛宴,让人们真切触摸到合唱艺术的独特魅力与蓬勃生命力。
在“岭南和韵”合唱音乐会上,来自广州、深圳、佛山、惠州、江门、中山的六支合唱团轮番登场。这些团体在大湾区享有盛誉,更在全国乃至国际舞台上屡获殊荣。该场音乐会精选12首合唱佳作,涵盖童声合唱、女声合唱、混声合唱等多种声部形式,以多元文化交融为主线,实现传统与现代、东方与西方的精彩对话,让观众直观感受不同声部交织的层次感与感染力。

“韵满香山”——深圳歌剧舞剧院合唱团世界经典合唱作品音乐会合唱团成员均毕业于国内外一流专业音乐院校,先后在国家大剧院、广州大剧院等艺术殿堂舞台崭露头角。展演精选16首中外经典合唱作品,涵盖当代合唱新作、中文诗词改编,经典歌剧选段、中外民歌等多种类型,带给观众跨界创新与破壁融合的全新音乐体验。
“民族之声——坡芽歌书文字之芽”合唱专场音乐会由“坡芽情歌”项目国家级与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农凤妹和农丽英联袂唱响开场曲《远古的歌》。整场音乐会上,云南坡芽歌书合唱团精选17首佳作,曲目涵盖壮族、傈僳族、藏族、彝族等多个民族,为观众带来一场融合文化底蕴与美学品位的民俗艺术合唱盛宴。
3场音乐会的高水准艺术呈现,体现在舞台上的精彩演出,更渗透在每一个细节之中。从多元曲目的精心遴选到声部的巧妙编排,从灯光舞美的设计到音响效果的把控,都一一彰显着专业水准和艺术追求。
展演周的含金量更体现在多个作品的首演上。深圳歌剧舞剧院合唱团常任指挥、伊斯曼音乐学院指挥博士牟文昊介绍,《小夜曲》《行进者的合唱》等多首作品都是他们团在国内的首次演出。专为坡芽歌书合唱团成立十周年创作的《听见和声》,也在展演周上首度于全球范围内面向大众展演。
高热度
场场座无虚席
高雅艺术丰富群众生活
“太精彩了,完全值回票价!”市民王浩民的一番话,道出了众多观众的心声。每晚演出开始前,热情的观众早早到场,期待开场。剧场内,银发长者、稚龄孩童,音乐爱好者、普通市民,不同年龄、不同背景的观众齐聚一堂,共同沉浸在合唱艺术的魅力之中。这种全民参与的热烈场面,正是中山“文化兴城”走深入实、卓有成效的最佳印证。
为了让更多市民能够近距离感受顶尖合唱艺术的魅力,展演周特别推出多项惠民举措。展演发放230张公益门票,让普通市民有机会免费欣赏顶尖演出;80元的公益票价更是打破了高雅艺术的价格门槛,让更多市民能够轻松走进剧场,让高雅艺术真正走进寻常百姓家。

展演周采用线上线下联动的传播策略,有效扩大活动知晓度、传播力和影响力。其中,展演周开幕式通过中国合唱协会、世界合唱比赛、文化广东、中山市文化馆、香山文化频道等视频号进行直播,累计吸引超20万人次观看。每场音乐会结束后,中山也将每个展演节目剪辑成短视频,全平台推送,让无法亲临现场和观看直播的观众也能欣赏精彩演出。
展演周还先后吸引光明网、人民网、新华网、凤凰网、南方日报等国家、省、市媒体平台广泛关注,对活动进行亮点剧透和精彩回顾,累计发布报道超百篇,阅览量超百万人次。
这些热烈的反响,不仅体现了群众对高品质文化生活的向往,更展现了中山作为“中国合唱之城”的深厚群众基础,推动着合唱艺术成为中山联结湾区乃至全国的文化纽带,成为丰富市民精神文化生活的重要载体。
更值得一提的是,3场音乐会参演人员中,除了专业合唱从业人员,还有中小学生、音乐专业生、音乐教师、单位文艺骨干以及合唱艺术爱好者等。他们的汇聚,展现了合唱艺术在大湾区的广泛群众基础,同时也体现了“人文湾区”建设和全民艺术普及的成果。
高赋能
湾区“合唱”
唱响中山“文化兴城”之歌
“合唱+”的创新模式,让展演周的赋能效应不断放大。
展演周邀请中国合唱协会副理事长、沈阳音乐学院副教授孙雷,中国合唱协会童声合唱工作委员会委员雷雯霞,星海音乐学院作曲系青年教师官宇,钢琴演奏家、首都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副院长高梅组成“名师工作坊”,以“合唱+讲座”方式开展8场高水平专题讲座,为合唱爱好者、从业者及参演团队提供实践指导和艺术启发。

孙雷表示,他欣喜地看到越来越多的群众从合唱文化的接受者成为参与者,推动中山合唱事业欣欣向荣,为全国合唱事业发展树立典范。希望通过展演周激发更多人对合唱艺术的热爱,推动合唱艺术在全国范围内更加广泛地传播与发展,擦亮中山“中国合唱之城”城市名片。
“合唱+文旅”的深度融合也是展演周的一大亮点。作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和全国首个“中国粤菜名城”,中山拥有孙中山故居、中山影视城等历史文化景点和特色文旅资源,24个镇街各有招牌美食。随着“百千万工程”和“文化兴城”的双轮驱动,中山越来越多的美丽乡村跃然眼前,文化内涵不断被挖潜新生,成为湾区近悦远来的文旅打卡热门地。
基于此,广东中山文旅集团有限公司面向来自全国各地的合唱工作者、合唱爱好者、音乐会参与者,特别推出5条精品文旅线路,涵盖非遗体验、文化乡村等主题,并提供交通住宿等配套服务,吸引更多人在感受合唱魅力的同时,来到中山感受人间烟火气,让一次“中山之约”的美好体验成就往后更多“中山之约”。同时,该集团还针对名师工作坊学员特别推出“中山夜韵·文化之旅”免费专属夜游活动。
一次艺术交流带来往后更多交流可能性。这是深圳歌剧舞剧院合唱团首次将音乐会开到中山。牟文昊表示,深中通道通车,让他们来到中山展演可以当天往返,“这种便捷让我们相信,未来深中两地在合唱艺术等方面的交流联系会更加密切,将更加丰富大湾区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
展演周落幕,但湾区的“和声”永不散场。这场盛会奏响了湾区文化融合发展的乐章,正是新一轮文化共鸣的开始。中山将继续发挥“中国合唱之城”的示范引领作用,通过持续举办高水平艺术活动,打造湾区文化品牌,推动优质文化资源共建共享,让艺术的“和声”跨越地域界限,激发文化创新活力,助力大湾区建设成为充满人文关怀和精神力量的世界级文化湾区。
编辑 张英 二审 朱晖 三审 程明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