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鲜”声夺人:中山淡水鱼如何“游进”香港人餐桌?
栏目:推荐 来源:中山+ 记者 高倩荷 余兆宇 发布:2025-08-02

从2018年首入香港至今,生鲜龙头品牌钱大妈用7年时间,在港布局68家门店,其鲜鱼产品的稳定供应背后,藏着一条从中山鱼塘到香港餐桌的产业链。近日记者了解到,目前钱大妈香港门店的全部淡水鱼产品,均由中山食品水产进出口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山水出集团”)供应,年销售额超过2500万元港币。

7月30日,记者走进中山食品水产进出口集团有限公司溢鲜食品厂(以下简称“溢鲜食品厂”)加工车间,一探日均4吨淡水鱼产品如何跨越珠江口,成为香港市民餐桌上的放心食材。

静养锁鲜:从鱼塘到车间的“绣花功夫”

下午2时的小榄港,扩建后的溢鲜食品厂2000多平方米厂区内机器声与水流声交织。一楼静养区的调水箱和水池里,在当天上午6时就从东升养殖场运来的活鱼正“深呼吸”——这些经历运输的多种品类的鱼儿,需要在这里接受数小时甚至隔天的氧气静养。

“活鱼运输会产生应激反应,直接屠宰会导致肉质充血。”中山水出集团塘鱼部经理丁红亮指着水箱中悠然摆尾的罗非鱼解释,静养不仅能消除“泥腥味”,更能让鱼肉恢复最佳口感,也更符合港澳居民的饮食需求。

车间长期保持在25℃以下的恒温环境,相邻的粗加工车间里,自动洗鱼机正高速运转,宰杀处理后的鲜鱼经冷水浸泡降温后,工人们麻利地进行沥干水分、称重,鱼鳞在灯光下泛着新鲜光泽;而内包装车间里,身着制服的工作人员正按标准化流程操作:先用无菌毛巾吸干鱼体表面水分,精准称重后整齐码入塑料盒,再通过气调保鲜封口机置换氮气密封。

工作人员正在分类打包生鲜水产品。记者 余兆宇 摄

“把大部分氧气排出来,冲入氮气,气调保鲜能让淡水鱼产品将保鲜期延长至7天。”丁亮红指着印有“冷罗非鱼(气调保鲜)”的包装盒介绍,68家香港门店的个性化订单都要在这里完成分装,哪怕是几公斤的小额需求也能精准满足。

“罗非鱼、鲫鱼、鲮鱼、鳙鱼、草鱼、黑鱼等大湾区常见淡水鱼最受欢迎,深加工的鱼丸、鱼滑、鱼饼也很符合香港人的消费习惯,属于畅销产品,经常会追加订单。”溢鲜食品厂技术部检测员郭文婷告诉记者。

鲜鱼速递:4小时跨越珠江口到香港

整洁的操作台上放着一排排保温泡沫箱,往里一看,每个盒子里装载着收拾干净并经过气调保鲜处理的鲜鱼产品,工人贴上“气调保鲜”的不粘贴标签,每个箱内约20公斤重的淡水鱼产品,撒上碎冰进行封箱,并被工人搬走准备堆垛、运输。

香港钱大妈货物箱数签收单上,分为“九龙”“新界”“离岛”三大片区,当天的箱数合计144箱。傍晚5时多,司机叶创旺熟门熟路地核对单据:“每天晚上6时准时从这里出发,9时半左右通关,10时半到香港葵涌仓库。偶然会有海关验货,由于手续非常齐全,整个流程是非常顺畅的。”

工作人员将水产品排好准备封膜。记者 余兆宇 摄

叶创旺回忆起上个月台风“韦帕”的特殊经历,刚好也是他开车。“7月20日台风天,晚上9时多出发,一个多小时到港珠澳大桥口岸,排队等候大桥复通,大桥12时开通后,我们的货车凌晨1时半才出关,到葵涌仓库已经快3时了,就为了不耽误第二天钱大妈香港门店供货。”

“台风天大部分供港鱼货车都停运的,所以我们能够正常供应钱大妈,客户是很满意的。”丁红亮透露,正是这种“风雨无阻”的配送能力,让中山的淡水鱼产品在港门店的复购率始终高位,而且近两三个月,每个月都有2至3家钱大妈香港门店开张,销售网渐渐深入。

多标护航:从鱼塘到世界餐桌的安全网

在原料溯源上,供港淡水鱼产品的活鱼均来自东升养殖场,每口鱼塘都有专属检测档案。

“每批活鱼进厂前,既要查每塘鱼的检验报告,厂里也要二次进行农残检测。”郭文婷说,孔雀绿、农残等指标的检测精度达到ppb级,确保每批产品都符合供港标准,配合HACCP、BRC等多重国际认证体系,构建起全链条质量防线。

工作人员将打包好的生鲜水产推进车箱内。记者 余兆宇 摄

严格品控体系不仅获得香港市场认可,也让中山水出集团的产品向更广阔的市场延伸。据悉,依托现有加工基地,中山水出集团已开始为北美市场代工“鹰金钱”品牌产品,针对欧盟市场的深加工产品也将在今年8至9月上市,让中山的水产品走向世界。

同时,中山脆肉鲩目前已实现常态化出口越南。2024年11月起,中山水出集团从小榄镇、民众街道、港口镇的养殖大户收购5公斤以上脆肉鲩,以陆路鲜活运输方式,从广西友谊关出口到越南河内。数据显示,今年1至3月中山水出集团共出口越南脆肉鲩383吨,鳗鱼及甲鱼850吨,创汇570万美元。


编辑 谭华健  二审 朱晖  三审 苏小红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推荐阅读

上半年中山空气质量排名全国第13
原创 10600人浏览   2025-0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