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老“粮人”接力守护粮食安全丨高温下的奋斗者
栏目:推荐 来源:中山+ 高倩荷 发布:2025-08-01

7月31日上午10时,中山市粮食储备经营管理有限公司中山市中心粮库(以下简称“中心粮库”)一期仓库外,一辆来自黑龙江的运粮车停在檐下。车旁,两三名作业员戴着特殊过滤面罩,齐心协力地打开右侧车厢舢板,瞬间,金黄色的籼稻倾泻而下,顺着车身侧的滚动履带,欢快地流入巨型绿色“铁皮漏斗”——缓冲斗。

这是在中山粮仓默默坚守、辛苦守护储备粮安全的工作人员的写照。

作业员打开右侧车厢舢板,籼稻倾泻而下。 记者 余兆宇 摄

为入库粮食质量把关

“早上8点多,运粮车一到中心粮库,就会立即将样品送往检验室进行检测。只有拿到合格的检测单后,车辆才能凭单进入库区卸粮。”中心粮库机电部主管卢成开说。

高温酷暑下,入库粮食掀起巨大的“谷尘”。然而,作业员们丝毫没有懈怠,在粮食入库前,他们认真地对每一批粮食作进一步检查。只见一名作业员将一台电脑粮食水分测试仪放在地面,熟练地捧起一捧籼稻,轻轻放入试验卡槽,插上密钥后用力搅动。“国标要求入库粮食的水分不得超过13%,我们必须严格把控。”卢成开在一旁补充道。

中心粮库工作人员在抽检谷粒的含水量。 记者 余兆宇 摄

除了水分含量,国标还规定粮食杂质不能超过1.0%。因此,到库的粮食必须经过除杂达标才能入库。卢成开一边向记者介绍着经验,一边熟练地对入库粮进行“手摸鼻闻”。他说:“缓冲斗底部漏斗出口的流量必须均匀,这样除杂的效果才会好。所以在这个环节,我们还是选择人工卸,以便更好地调整流量。”

作业员们虽然在高温下挥洒着汗水,衣衫早已被浸湿,但看着逐渐堆积起来的“粮食山”,他们的脸上还是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抢时节、赶订单

“中山七八月份,户外酷暑。我们早上8时一直干到晚上6时收工,尽量抓紧时间干活。一天忙下来,一条线入库粮食约200吨,忙完全身都是灰,体力消耗大。”卢成开告诉记者。

操着一口“广普话”的卢成开是湛江人,自广东省贸易学校(现称为“广东省贸易职业技术学校”)商品储运专业毕业之后,就投身于中山粮储行业,至今已有近30年的工龄。

据他介绍,一方面,由于粮食安全至关重要,粮食入库工作必须抢抓时节;另一方面,签署的粮储合同都明确规定了完成时间节点,需要按节点完成任务。每年的6月至11月,是中心粮库入粮订单最多的时候,而这个时间段也基本与中山的高温时重合。当订单太多时,为了防止超时,他们还会加班加点。而出粮工作则按照国家部署时间节点,平均分布在全年。

工作人员合力将稻谷刮进输送带。 记者 余兆宇 摄

为了保障作业员的身体健康,中心粮库也采取了一系列贴心的防暑降温措施。他们准备了清凉饮料、绿豆沙等消暑饮食,为在高温下奋战的员工送去一丝清凉。在任务加紧时,会分两班次进行作业,让作业员有足够的时间休息,以更好的状态投入到工作中。

新一代“粮人”守护粮食安全

如今,越来越多的“新粮人”进入这个行业,接过守护国家粮食安全的接力棒。据介绍,卢成开目前所负责的机电部近20人,成员的平均年龄在30至35岁之间,他们主要负责中心粮库粮仓的现场作业,包括轮进、轮作业,粮食保管以及粮情检测等重要工作。

中心粮库人员在检查稻谷质量。 记者 余兆宇 摄

最新落成使用的中心粮库三期目前正在进行“压仓”工作,8名作业员轮换班,争分夺秒地赶在今年9月正式入粮。他们在高温下坚守岗位,为中心粮库三期的顺利投入使用默默奉献着自己的力量。

今年7月才入职的师阳来自河南,就读于河南工业大学过程装备与控制专业,属于粮食储备的对口就业。这位生于2003年的年轻小伙,已经积极地跟着前辈们学习了解所有的工作流程,正在努力让自己尽快熟练起来。“能够实现就业和专业对口,我觉得非常幸运,也很喜欢这个工作。虽然需要在高温下工作,但我希望能够尽自己的一份力,守护好粮食安全。”


编辑 袁凤云  二审 朱晖  三审 苏小红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推荐阅读

深读|全城集结,抗疫线上的青春防线
原创 16729人浏览   2025-07-30
人人都是“防蚊灭蚊行动派”,招式有→
原创 11106人浏览   2025-0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