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见这一年|“双城生活,比我预想的还更多姿多彩!”
栏目:推荐 来源: 中山火炬发布 发布:2025-07-08

飞虹跨海,双城融通。深中通道通车一年来,大湾区“一小时生活圈”照进现实,催生了“深中同城”的新生活图景。通勤者晨昏跨越伶仃洋,在发展机遇与宜居间寻找平衡,在资源流动中打开新天地。“中山火炬发布”开设《“桥”见这一年》专栏,本期聚焦跨城奋斗者的鲜活故事——他们以桥为纽带,重构事业与生活的坐标,见证区域协同发展的澎湃动能。这里,有梦想的延伸,也有时代的答案。

当落日的斜阳洒在深中通道的桥面上,姜敏驾驶着小汽车从中山火炬高新区出发,50分钟后,他便抵达了深圳的家中。这样的双城生活,在深中通道通车后,已成为姜敏日常的一部分。

姜敏

2024年,在深圳打拼多年的姜敏做出了一个重要决定:赴中山火炬高新区就业,成为广东乐心医疗电子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乐心医疗”)质量部负责人。火炬高新区是健康医药与医疗器械产业发展聚集地。位于中山国家健康基地的乐心医疗成立于2002年,2016年在深交所上市,在深圳及上海均有布局研发力量,核心业务涵盖智能移动医疗健康监测、智能可穿戴等领域关键共性技术,正属于大湾区重点发展的“生物医药与健康科技”产业链。深中通道通车后,乐心医疗正吸引越来越多深圳人才西进,其技术密集型特质,为他们提供了发挥专业优势的平台。

研究生毕业于深圳大学的姜敏,选择加入乐心医疗,不仅源于其个人职业诉求与公司特质的契合,更体现了他对粤港澳大湾区产业协同趋势的深刻洞察与前瞻布局。姜敏表示,来中山发展这一选择是正确的,在中山结识了一批职场优秀人才,给个人的发展带来助力。“现在的双城生活,实际比我预想的还要好一点。”姜敏直言,“深中通道通车后,从中山公司出发到深圳家中,仅需50分钟车程,让我能兼顾职业发展和生活成本。”

姜敏(左一)与团队讨论工作

在来到中山之前,姜敏对这里的产业环境早已有所耳闻。“中山的产业很有特色,并且非常全面,镇区经济发达且错位发展互补,在全国也很有竞争力,比如生物医疗、智能锁、灯饰等企业令我印象深刻。”这种多元化且具备竞争力的产业布局,让姜敏看到了不同于深圳的发展机遇。

在火炬高新区工作生活一年后,姜敏对这里感触颇深。“房价大概是深圳的五分之一,日常消费低30%左右。”公司提供了人才公寓,拎包入住即可,也让他省去了租房的成本。这种生活成本的显著降低,并未伴随生活质量的下降。同时,火炬高新区的配套设施让姜敏惊喜:“开车10分钟内能到大型购物中心以及体育设施场地,绿化也很好。每周闲暇之余,会和同事踢一场足球比赛放松身心。”这种工作与生活的平衡,是姜敏在深圳快节奏生活中难以体会的。

如今,姜敏每周往返深圳两次,他的生活和职业规划与火炬高新区的发展紧密绑定。同时,姜敏还表示,假如有合适的机会,非常乐意邀请深圳的好友到中山来创新创业,享受中山的人文景观资源、美食等。在这里,通勤的齿轮转动着产业的共振、亲情的守望与梦想的延伸,更见证着珠江口两岸城市群的共生共荣。当乐心医疗这类企业成为区域共生的载体,而姜敏们则化身“产才共振”的践行者——既在产业升级中重绘职业版图,亦以个体行动注解着“湾区融合”的深层意义。“我想,深中两地融合发展,才是交通的提升对于大湾区发展的真正意义。”姜敏说。

姜敏的双城故事,是深中通道通车一周年以来,众多“深中人”的缩影。随着深中通道的持续运营,中山火炬高新区正以其独特的优势,成为粤港澳大湾区连接深圳与中山的重要节点。这里不仅是产业创新的高地,更是宜居生活的样本,为更多像姜敏一样的人才提供了实现职业理想与生活平衡的双重可能。在大湾区融合发展的浪潮中,中山火炬高新区的故事,正在书写着跨城生活与区域发展的新篇章。

 

中山火炬融媒体中心
记者:温璐瑶
美编:张丽红
责编:赵攀峰 林家裕
执行总编辑:戎明星
总编辑:龙梦君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推荐阅读

深读|全城集结,抗疫线上的青春防线
原创 16745人浏览   2025-07-30
人人都是“防蚊灭蚊行动派”,招式有→
原创 11115人浏览   2025-0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