赛前培训干货满满!中山60位文明小导游备战半决赛
栏目:推荐 来源:中山+ 记者 陈雪琴 发布:2025-07-06
点击在线收听语音版

7月6日上午,中山市第十一届“文明小导游”大赛半决赛培训会现场热闹非凡。授课老师为60位晋级半决赛的小选手们传授备赛“秘籍”,助力他们冲刺半决赛。

本届大赛以“传非遗薪火,育香山少年”为主题,由中山市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中山市文化广电旅游局、中山市教育和体育局联合主办,旨在深挖非遗背后的哲学智慧,提升选手的专业表达能力。

中山市教育教学研究室副主任朱敏嫣聚焦“非物质文化遗产”内涵展开授课。彭磊铿 摄

想要讲好非遗故事,传递非遗魅力,就需要对非遗有着深入的理解和精准的把握,若缺乏文化深度,便如无根之木。因此,中山市教育教学研究室副主任朱敏嫣聚焦“非物质文化遗产”内涵展开授课。

“非遗讲解不能停留在‘看热闹’的层面。”朱敏嫣在培训中强调,既要讲透传承优势,也要剖析现实短板,深挖其文化、精神、经济、历史等多元价值,才能深层次讲好非遗。针对海选阶段作品存在的共性问题,她也指出多数讲解缺乏互动设计,故事叙事薄弱且场景沉浸感不足;部分稿件内容停留在非遗表象,未延伸精神内核;更有作品混淆国家级与市级非遗的等级界定。随后,她从非遗内涵、中山非遗类别、传承路径等方面展开深度讲解,鼓励选手们在赛事中运用场景化叙事与口语化表达,也可融入方言元素、设置互动问答,通过故事演绎、微型表演、实物展示或互动游戏等形式,让讲解既有生动感染力,又彰显职业导游的专业素养。

全国青少儿播音主持考评师陈丽在指导小选手们。彭磊铿 摄

“内容是核心,而表达形式始终服务于内容。”全国青少儿播音主持考评师陈丽聚焦表达细节深入阐释,提出文明小导游评选的基本要求:标准流畅的普通话表达、精准扼要的自我介绍、端庄得体的仪容仪表、自然协调的态势语言,以及符合职业特性的导游话术体系等。她还结合海选作品,系统性剖析了部分选手语言表达、肢体动作、服装仪表等方面的不足。针对这些问题,她建议选手以阳光自信的心态,通过自然松弛的语言节奏、情景模拟的场景构建、道具辅助的立体呈现等多元形式,全方位增强舞台讲解的吸引力与代入感。

在老师关于起湾金龙的彩扎技艺讲解中,孩子们沉浸式感受非遗美学魅力。彭磊铿 摄

培训现场,不少小选手在家长协助下用手机录制干货要点。在互动答疑环节中,“为什么有非遗”“可以自己组织同学模拟现场吗”等问题被家长或小选手逐一抛出,专家们针对性的解答与鼓励也让选手们信心倍增。现场一位同学表示:“原来非遗可以从我们身边的故事切入,也可以直接用方言讲解,现在觉得备赛思路一下子打开了!”

培训尾声,小选手们与家长在工作人员引导下参观水云轩小学彩扎(中山起湾金龙)主题作品展。在老师关于起湾金龙的彩扎技艺讲解中,孩子们沉浸式感受非遗美学魅力,触摸传统文化的底蕴。


编辑  张英  二审  曾淑花  三审  岳才瑛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推荐阅读

中山市新质生产力促进中心揭牌
原创 13022人浏览   2025-07-04
最高37℃!中山高温橙色预警生效
12950人浏览   2025-0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