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早上5时起床,6时准时到达三角镇文化广场,然后熟练地穿好防护服、鞋套,换上N95口罩,戴上隔离面罩、手套等,火速加入到即将开始的核酸检测志愿服务中。这是47岁的张德香在三角疫情期间每天都要做的事情。
▲张德香
7月14日一大早,张德香又出现在三角镇文化广场的核酸检测点上,布置核酸检测现场,引导广大群众遵守一米线排队,帮助中老年群体扫码测温,为行动不便的特殊群体做好服务……哪里有需要,张德香就往哪里站。时间也从凉风徐徐的清晨逐渐过渡到艳阳高照的晌午,张德香早已汗流浃背。轮换的志愿者让他去休息吃饭,他还在坚持:“让其他人先去吧,我还能坚持坚持。”
中午吃过简单的盒饭,张德香又出现在三角中学的志愿者队伍中,核对人员信息,上门发动人员做核酸……
“我参加过香港疫情的志愿服务和上海疫情的志愿服务,积累了不少的经验,我愿意为生活了将近20年的中山贡献自己的绵薄之力,也希望我的行动能带动更多的人加入到志愿者队伍中,为我们的社会作出应有的贡献。”张德香由衷地说。
张德香原籍四川人,一直以来在中山做些小生意。疫情以来,他毫不犹豫地加入到疫情防控志愿服务的队伍当中,参加过大大小小的志愿服务多达500场。
▲张德香和其他志愿者在采样点协助开展核酸采样工作。
据悉,今年初,新冠肺炎疫情袭击香港,张德香自愿加入援港志愿服务团队,于3月初从深圳出发抵达香港落马洲方舱医院,支援6S安全小组。
完成任务后又遇上上海疫情爆发,在中山稍作休息后,张德香与他的志愿者团队赶往上海,加入到疫情防控一线工作中。这次,他担任上海浦东新区方舱医院航圆路803隔离点消杀组组长。“做志愿者既要做好服务,同时也要保护好自己,不给疫情防控工作造成更大困难。”张德香介绍,在上海期间,他严格要求组员按照消杀程序和步骤去做好相关工作。
张德香表示,“助人”,亦是“自助”,既是“乐人”,同时也“乐己”,在为他人服务的过程中,自己内心是充实的、快乐的,希望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帮助更多有需要的人。
◆中山日报社编发中心
◆文:记者 柯颂 徐钧钻 文智诚 实习生 陈雪璐 通讯员 黄毅恒
◆图:通讯员提供
◆编辑:曾淑花
◆二审:朱晖
◆三审:岳才瑛
◆素材来源:中山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