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坊丨剪不断理还乱,一场错爱该何去何从?
栏目:推荐 来源: 发布:2021-05-25
点击在线收听语音版


△话剧《我爱桃花》中,张铁林他们有难?

这本是个谈情说爱的雨夜。
一场缱倦之后,
情人之间忽因“会错了意”而起了杀心,
抽出的刀该如何是好?

5月22日和23日晚上,中山市文化艺术中心年度大戏——龙马剧社话剧《我爱桃花》上演,张铁林、高晓菲、张博三位演员在舞台上穿梭时空,用戏中戏的方式探讨剪不断理还乱的情感困惑,留给观众无限想象。

丨剧中人情难断丨 


一段时空交错的“桃花劫”。

《我爱桃花》是著名编剧邹静之于2003年创作出首部话剧剧本,亦是其话剧代表作。其灵感来源于他在明朝崇祯年间刊行的拟话本小说集《型世言》中读到的一则小故事《冯燕传》。但他并没有完全复刻,而是以一对现代男女演员出轨以后的情感变化包裹住它。戏里戏外,情丝交错,浑然一体。


张婴(张铁林饰)深夜归来,不知张妻偷情。

对剧中人而言,最难的是情断。同样是出轨,张妻恐是动了真情。当她以为冯燕想要抽刀杀掉丈夫张婴时,她为对方的“勇气”惊喜万分:“宝刀啊宝刀,秋水一样的宝刀啊,借你一用,杀出个幸福来。”可没想到,却为自己惹上杀身之祸。情夫以为她心狠手辣,爱意顿失。此后,这一段戏中戏不断重复;在另一个时空,演员们演绎现代爱情故事的同时,也常常打破舞台界限,与观众互动,围绕着“杀”还是“不杀”,“该杀的究竟是谁?”的戏剧矛盾,共同试验着故事的理想结局。 

在此前的媒体见面会中,张铁林表示,这个剧本之妙在于给予主演开阔的演绎空间,“每个版本都有不一样的特点。” 


宝刀可否“杀”出幸福来?

丨谈仇恨也是谈恋爱丨  

在“老戏骨”张铁林看来,剧中最难的部分是“睡觉”。

它就像剧中的一处“留白”。张铁林饰演的张婴上场没多久,就要陷入漫长的酣睡中。这一睡就是差不多半个小时,有时候,听着耳边熟悉的台词,他也昏昏欲睡,等到要接下一个台词“还没杀死呢?”再慢慢起身时,他会有一阵瞬间忘词的茫然。他透露,此前,张婴的角色其实是由张博饰演,他睡着过好几回,其他演员会把他拍醒。因为是演‘戏中戏’,也能自然圆场。

 
冯燕欲逃,可惜他的巾帻压在张婴身下,无法取回。

张博说,和其他版本《我爱桃花》不同的是,张国立版本加入了舞蹈元素。当舞台静止如时空凝固的一瞬间,双人舞的演绎恰似折射人物内心的波澜,以另一种维度呈现男女之间的情感拉锯。


双人舞折射人物情感拉锯。

故事的结尾耐人寻味。爱与不爱,只在一念之间。正如剧中所言“谈仇恨是谈恋爱的一部分,谈误解,谈愤慨,谈怨气……都是谈恋爱的一部分,真要到了两个人一句话都不想谈了,没得谈了的时候,反而就不好了。


剧中张妻指责张婴,而对方已昏昏欲睡。

有道说,再幸福的情侣,也会有杀死对方的念头。没有永恒的爱情。当爱情已成往事,我们该何去何从?剧中的冯燕选择把刀插回刀鞘,等待明天生活继续,搁置复杂关系,“不好处理就不去处理。”张婴夫妻看似如常度日,可隐忍之下,总有人在暗自神伤。


桃花之下的神伤。


◆中山日报社新媒体中心
◆统筹/ 廖薇
◆文+/米朵 
◆图+4/孙俊军 
◆图+4/黄艺杰 
◆视频摄制/ 黄艺杰,冯明旻
◆编辑:廖薇
◆二审:曾淑花 
◆三审:岳才瑛
◆素材来源:中山日报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