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2日是孙中山诞辰日,由中共中山市委宣传部、中山市教育工委、中山市社科联主办,孙中山故居纪念馆协办的“文化与人——书香中山爱阅读第七期《岭南文化与孙中山》阅读分享会”在孙中山故居举行。
深厚的历史文化造就伟大人物,伟大人物又影响着文化发展的进程。孙中山先生与他生于斯长于斯的岭南区域及地域文化,究竟存在什么样的联系?岭南文化对孙中山的思维和行为模式产生了怎样的影响?前不久,新修订的《岭南文化与孙中山》出版,这部初版于20年前的书另辟蹊径、以小角度切入孙中山研究,在孙中山研究学术界曾经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该书的作者——历史学博士、教授、中山市社科联主席胡波回顾了该书的创作历程,并与中山市孙中山研究会办公室主任郭昉凌,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学院讲师、法学博士罗兆麟分享了他的创作理念和研究心得。
“了解人,就必须首先了解他所从属的文化。我们研究孙中山,认识了解孙中山,就不可避免地要了解他所接触和生活过的文化圈。”胡波在分享会上表示,岭南文化作为孙中山的母体文化最初出现在孙中山的心理屏幕上,孙中山感知世界的方式,对人对己对事对物的态度,对社会对人生对命运的体验,以及实践活动的具体方式方法,也就很自然地带有明显的岭南文化的胎记。当带着这样的判断而形成的著作《岭南文化与孙中山》面世时就让当时的学界耳目一新。
罗兆麟说,当他第一次看到此书时觉得角度十分新颖,“和其他写孙中山的书很不一样,之前的书多是宏观叙述,而这部书写得接地气,把他从一个神还原成一个人。”
而郭昉凌则对书中描写中山民俗风情的章节印象深刻,“当时胡波刚来中山不久,居然已经开始研究中山的民歌民谣,方言文化,这是很难得的。他是站在文化人类学的角度上认识和了解孙中山的。”
在三位分享的过程中,在场的观众也对这本书有了一定的了解,互动交流环节,大家纷纷就相关问题与学者们交流请教。
◆中山日报报业集团新媒体中心
◆文+/记者 冷启迪
◆图+/记者 孙俊军
◆编辑: 陈彦
◆二审: 张鹏
◆三审: 魏礼军
◆素材来源:中山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