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们的日常工作,让我深深感受到专业、亲切,您们真诚的为每一位患者的健康、经济状况考虑,让我感受到亲人般的温暖,谢谢!”

近日,中山市第二人民医院的感染科、中医科和伤口造口小组分别同时收到三封充满温情的感谢信。这三封感谢信的背后,藏着医护人员全心救治患者、帮助患者渡过难关的温暖故事。

“有时是治愈,常常是帮助,总是去安慰。”这句跨越时空的医学箴言,一直指引着医护人员前行的方向,也是中山市第二人民医院各科室工作的日常写照。
护士拥有“读心术”
帮助患者解开心理难题
2月份的一个清晨,患有较严重感染类疾病的病人梁先生(化姓),低着头走进了感染科病房。疾病带来的身体痛苦,以及对病情的担忧、对生活的不安,让这位经常需要反复住院、性格有些内敛含蓄的患者,变得更加沉默寡言。
“今天感觉怎么样?”面对感染科护士的询问,他总是低着头,简短回应,不肯与外界过多交流。
梁先生的低落情绪,引起了感染科护士长陈秋兰的关注。她很明白,许多患者在确诊疾病后,都会经历面对疾病心理的几个阶段:否认、愤怒、抑郁和接受。而此刻,梁先生正处于难以接受和心情低落的阶段。

“梁先生,早上好呀!昨晚睡得怎么样?有没有哪里不舒服?”面对护士的温柔询问,梁先生总是点点头,眼神里带着一丝疲惫和疏离。这样的沉默已经持续了好几天。
在这个过程里,护士们一直保持着对他的关心,每次查房时依然耐心地询问他的情况,温柔地鼓励他:“加油,按照医生的治疗方案,会越来越好的!”“别担心,我们一直陪着您。”
直到有一天,当护士检查完他的伤口准备离开时,梁先生突然开口了,声音有些沙哑:“谢谢你们,在这里,你们对我很好,就像亲人一样……真的很谢谢你们。”护士愣了一下,随即轻轻拍了拍他的手:“这是我们应该做的,您能好起来,是我们最大的心愿。”
从那天起,梁先生的话渐渐多了起来,眼神也不再那么黯淡。他知道,在这间病房里,他并不是孤独地与疾病抗争——因为有一群人,始终握着他的手,在努力帮他治愈疾病。
多学科联手:全程提供暖心医疗
除了护士们的暖心安抚,在接下来的治疗过程中,同样打动梁先生的,还有医院的“全科+专科”多学科联合诊疗模式。
由于梁先生的病情发展,他出现了腿部伤口久治不愈,伤口腐烂感染的棘手情况。
为了帮助他解决难题,中山市第二人民医院感染科主任梁欣带领医生团队,为这位患者制定了精准的治疗方案,同时联动了中医科、伤口造口小组的医护团队,为他开展治疗,构建起对抗疾病的立体防线。
其中,中医科医生用传统医学治疗他的伤口,伤口造口小组团队则用专业护理,加速梁先生的创面愈合。“没想到会有这么多专家为我一个人会诊,”梁先生说,“当学科医生围在我的病床前讨论治疗方案时,给了我很大的安全感。”

与此同时,在了解到梁先生经济状况不佳后,医护团队在保证疗效的前提下,积极为他寻找更经济的治疗方式和药物,医院护士长也积极争取相关政策的支持,协调减免了部分伤口护理费用。
随着治疗的推进,病房里出现了令人欣喜的变化:梁先生脸上的笑容越来越多,开始主动与医护人员交流。出院那天,他不仅给感染科送来了感谢信,还特意给中医科和伤口造口小组各写了一封。
“医护人员的帮助,像一股暖流,让我原本因为病情变得绝望的心,重新燃起了希望。”梁先生动情地说,“我知道,医生和护士是真的在为我着想,他们治好的不只是我的病,更让我对未来充满信心。”
“梁先生的故事告诉我们,精湛医术与人文关怀的结合,才是真正的医学。”梁欣表示,这三封沉甸甸的感谢信,既是对医院医疗服务的肯定,也让医护人员内心更加充满动力,医护人员将继续以专业守护健康,用温暖传递希望,守护患者的健康。
编辑 王帆 二审 徐钧钻 三审 陈浩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