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而美”场景如何汇聚文旅大流量?粤港澳大湾区媒体齐聚郴州解码
栏目:推荐 来源:中山+ 记者 张房耿 发布:2025-07-29
点击在线收听语音版

竹筏轻点翠江,赤色丹霞倒映水中——在湖南郴州精心铺陈的“小而美”文旅体验线上,每一处微场景都仿佛在无声诉说着流量密码。7月28日至29日,由中国旅游景区协会、郴州市人民政府主办的2025“小而美”场景焕新示范工作郴州现场会暨生态合作招商活动在此举行。

活动聚焦运用“小而美”场景焕新方法论,推进城市更新和乡村振兴过程中的适旅化改造和景区场景焕新,推动郴州市建设成为全国首个“小而美”场景焕新示范城市。

观摩:
“小而美”场景串联成链
在地文化焕发新活力

7月28日,由33家省级旅游景区协会、商协会、校友会及知名智库、景区代表,30家来自全国的“小而美”场景焕新产品供应商、投资商代表,21家中央媒体、粤港澳大湾区媒体、湖南省级媒体记者代表组成的观摩团,沿着日间与夜间两条精心设计的线路,沉浸式体验郴州文旅“小而美”新场景的独特魅力。

瓦窑坪古村以“修旧如旧”重现“小南京”繁华:明清时期的三十六坊如今以“千年烟火气,郴州十二坊”焕新回归,鹊桥仙绣衣坊、王氏豆腐坊等传承传统工艺,游人可乘船溯江赏唐代石佛、登霞客楼品“油茶瓦鱼”,重走文人墨客的山水诗路。更值得关注的是,古村以“共建共管共享”模式让居民成为主角,江畔荒地变身观景民宿,90个新岗位带动400名村民就业。

7月28日,瓦窑坪古村人流如织。记者 张房耿 摄

711时光小镇则是“时光穿越”的生动注脚:红砖红瓦建筑间,新华书店、光明照相馆等特色店铺还原20世纪六七十年代矿厂生活,1964年的《人民日报》、老式电话机等老物件唤醒集体记忆。作为我国最早的大型铀矿,711矿曾为“两弹一艇”提供关键原料,研学基地内的史料与实物,让嘉宾深刻体悟“干惊天动地事,做隐姓埋名人”的功勋精神,而老职工在树荫下乘凉对弈的场景,更添文旅开发的温暖底色。

711时光小镇已成为融合红色教育、工业遗产与沉浸式旅游的特色小镇。记者 张房耿 摄

28日夜间,观摩团走进国家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北湖不夜天”与国家旅游休闲街区“裕后街”。北湖通过 3D 水幕光影秀再现韩愈叉鱼、女排拼搏等故事,云岛营地、青葱书屋、和平夜市等业态聚焦青年群体,实现“夜娱、夜读、夜购”融合,让曾被戏称为“麻将岛”的北湖变身活力舞台与文化客厅。

北湖水幕光影秀将湘昆戏曲,韩愈文化等融入其中,成为郴州夜间文旅流量密码。记者 张房耿 摄

在郴州湘粤古道始发地裕后街,历经两千多年沧桑的麻石路、古码头、湘南骑楼勾勒出历史轮廓,老字号与新消费在此和谐共生:非遗市集展示湘昆、银饰锻制等技艺,创意茶咖、设计工作室点缀其间,游客既能品味传统小吃,也能在潮流买手店中淘选心仪之物。千年老街的焕新,为历史街区的“小而美”运营提供了生动样本。

裕后街国家旅游休闲街区已成为郴州特色鲜明的文旅地标。图源郴州发布

思考:
小场景撬动大流量
始于精耕细作的“微光”

通过实地观摩考察,7月29日,2025“小而美”场景焕新示范工作郴州现场会暨生态合作招商活动举行。

会议活动现场,主办方供图

中国旅游景区协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陈献春认为,郴州旅游资源富集,景区场景焕新和闲置空间适旅化改造的典型案例为全国提供了实践样本。据悉,中国旅游景区协会将与郴州市人民政府合作实施“小而美”场景焕新三年行动计划,把郴州市建设成为全国首个“小而美”场景焕新示范城市。

当前,广东正全力推进“百千万工程”,湖南郴州“小而美”的实践,对拥有深厚历史底蕴与丰富乡村资源的中山,提供了文旅振兴思路:与其追求大而全的硬件投入,不如深挖在地文化的“微矿藏”。中山的古村落、侨乡建筑、特色产业遗存(如旧工厂、特色农业园),正如郴州的古渡、矿厂,蕴藏着独特的故事与情感连接点。借鉴郴州模式,中山可以围绕“一村一品”精雕细琢具有辨识度的“微场景”。

郴州以“轻资产”焕新盘活闲置资源的智慧,尤其契合“百千万工程”中强调的集约高效发展原则,鼓励中山以创意和运营能力为驱动,优先利用现有资源(如闲置老屋、旧厂房、边角地)进行“微改造、精提升”,散落在中山各镇村的资源,经过精心设计和内容填充,有望成为引爆区域流量的“金角银边”。


编辑  张英  二审  韦多加  三审  苏小红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推荐阅读

中山开展储备土地环境清理与蚊虫消杀
原创 15511人浏览   2025-07-29
今年上半年中山市GDP增长3.4%
13394人浏览   2025-07-29
关于基孔肯雅热,张文宏首次发声
10044人浏览   2025-07-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