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中山湾区逐浪!江龙船艇如何写就绿色“船”奇?丨激活“蓝色引擎”
栏目:推荐 来源:中山+ 记者 高倩荷 黄凡 发布:2025-07-22

【开栏语】随着全省海洋经济工作会议召开,激活海洋经济“蓝色引擎”正当其时。中山家底如何?据统计,2024年,中山实现海洋生产总值增长6.2%,海洋产业增加值增长11.6%,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迈上新台阶。中山发展海洋经济有何优势,该怎样发力?中山日报记者将走进一线采访,推出“激活‘蓝色引擎’”系列报道。


一艘已经合拢成型的深海养殖工作船,露出胖嘟嘟的身躯,外壳是明亮的绿色。这艘船未来将驰骋北欧深海,进行三文鱼养殖工作。“这也是我们首次承接的北欧客户深海养殖工作船订单。”7月16日,记者走进江龙船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江龙船艇”)位于神湾镇竹排岛的生产基地,车间里是火热的开工场景,工作人员一边带记者参观,一边介绍道。

江龙船艇位于神湾镇竹排岛的生产基地。记者 余兆宇 摄

江龙船艇是国内中小型船艇细分领域龙头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也是中山发展海洋经济的特色装备企业。江龙船艇的公务执法艇、特种作业船艇、旅游休闲船艇、新能源船艇的研发制造广为人知,近年来,江龙船艇继续向江海图强,积极开拓国内外市场,在海洋养殖工作船和船舶维修等领域延伸产业链条。

首次承接北欧深海养殖船订单

6艘正在建造中的三文鱼养殖工作船处于不同的工序,分布在不同车间里生产。其中4艘正在打造主体,船身分为几个部分分别建造。2艘已经合拢成型,在靠近码头的车间进行装修。“这艘成型的是样板船,船长约21米,交付后,将用于深海养殖,便于工作人员进入养殖区进行投喂料和管理。”工作人员介绍说。

一艘即将建造好的船艇。记者 余兆宇 摄

这也是江龙船艇首次承接来自北欧的养殖船出口订单。原本第一批订单是2艘船,今年客户前来工厂考察后,对江龙船艇的环境配套、技术工艺等均表示认可,立刻与公司探讨战略合作,签订了12艘养殖作业船的主合同,并陆续生效4艘。该工作人员表示:“这样批量订单,说明他们对我们的建造技术非常认可,我们继续开拓海外市场也更有信心。”

以往江龙船艇出口的船舶主要为公务艇,出口地以“一带一路”国家为主。这次订单首次将船艇出口至北欧,也为江龙船艇抓住“海洋强国”发展机遇向海发展拓宽了领域。

技术人员在船身处作业。记者 余兆宇 摄

江龙船艇执行董秘席方远在受访时表示,当前海外市场已成为江龙船艇重要增长点。未来,江龙船艇将积极拓展海外市场,逐步提升新能源船艇的设计、工艺能力,向轻资产发展模式转型,依托现有建造、组织及硬件优势,持续拓展高附加值业务。

在粤港澳大湾区打造绿色船艇

江龙船艇两个厂区的码头也非常热闹。新厂区更为宽敞的码头停泊了批量等待交付的船艇,一艘正在建造中的128米的文旅用船尤其引人注目。据了解,去年新厂区投入使用后,江龙船艇对60米以上船艇的智造能力得以释放,尤其在文旅领域加速发力。

建造中的128米文旅用船。记者 余兆宇 摄

“近年来,我们仅是为粤港澳大湾区打造的新能源游船已超过10艘。”席方远介绍,去年下半年以来,江龙船艇陆续交付了南昌交投“赣江明珠”号、湖南龙骧“橘洲”号等多个新能源豪华游船项目。今年上半年,厂区又新开工了广州公交集团客轮有限公司三艘新能源观光游船。“江龙船艇在纯电动船舶领域的品牌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正由粤港澳大湾区延伸至全国。”他补充道。

江龙船艇走对了新能源船艇产业之路,一直致力于绿色、低碳、环保、节能等新能源船艇的研发和生产,成功开发了纯电、柴电、甲醇、氢燃料电池等多种动力类型的新能源船艇,涵盖公务执法、旅游休闲、特种作业等细分领域,成为国内率先实现新能源船艇产业化的船艇企业之一。

去年,由江龙船艇建造的国内首艘氢燃料电池动力示范船“三峡氢舟1”实现了船舶绿色化和智能化上的重要突破,为我国后续氢燃料电池船舶推广和普及提供了宝贵经验,也为我国氢燃料电池船舶测试与验证搭建了重要的试验平台,标志着我国氢燃料电池船舶关键技术领域应用水平迈上了新台阶。

江龙船艇子公司澳龙船艇建造的国内最大的全铝合金双体客船“北游26”,可载客1200人,曾创下国内建造主尺度最大、客位数最高、同等客位数下航速最快、设计抗风等级最高的豪华铝合金高速客船等多项纪录。

期待神湾在两方面持续发力

在江龙船艇的老厂区码头也停泊着5艘船:一艘消防船,一艘执法船,一艘380个客位的客运船舶,一艘67米的客渡船,还有一艘受客户委托翻新的船艇。

据了解,去年起,船艇维修正式成为江龙船艇一个独立的业务板块。席方远表示,随着新厂投入、产能的扩大,江龙船艇得以将原本局限于售后服务的维修板块加以拓展。“船艇制造和服务两条腿走路,有利于加速我们的技术积累,让我们在船艇一体化解决方案服务方面做得更全面、走得更加国际化。”

2011年,江龙船艇落户中山神湾,主要奔着这里通江达海的优势而来:神湾港紧邻磨刀门水道,是内河一级航道,所处的西江主航道水深超12米,至少可满足千吨级船舶建造、交付需求。这样的区位优势使得江龙船艇后来得以迅速上市、转型,在国内中小型船艇制造中冲到行业前面。在政策上,江龙船艇紧跟国家“创新驱动、绿色发展”的理念,积极拥抱新能源革命,在“电化长江”“绿色珠江”方面,都有江龙船艇提供的应用先例。

如今,神湾在发展海洋经济方面优势更加明显:拥有42公里的黄金岸线资源,有超5000亩可开发用地,以及竹排岛、磨刀岛两个江心岛屿。作为中山市重要船舶修造基地,这里依托“通江达海”黄金水道和扎实产业根基,正打造以临港经济区与高端海洋装备产业园为核心的“一区三园”(即临港经济区、外沙科创园、循环经济产业园、高端海洋装备产业园)格局。

席方远认为,从产业链配套来看,江龙船艇生产的高性能船舶,其核心部件如发动机、发电机、通导设备等,有不少仍使用进口件,部分国产部件也并非集中在大湾区周边。目前来说,广东船舶产业整体配套率仅20%,即建造一艘船仅20%的部件来自广东本地,发展潜力非常大,若能依托西江布局新能源船及智能船舶产业链,有望形成新的产业优势。

此外,在船艇维修和游艇文旅产业方面,他建议神湾也可以进一步发力。一方面,神湾镇有全国首个获批“粤港澳游艇自由行”的神湾口岸,至澳门仅半小时,如果游艇自由行的综合成本能够降下来,中山在游艇停泊业务方面具有比较优势。另一方面,要发挥好中山船艇维修的优势。6月30日,“香港籍游艇直航入境维修合作备忘录签约仪式”在中山举行,为中山提供了发展机遇。当前神湾已集聚了一批维修企业,香港作为亚洲游艇中心,拥有1.25万艘已注册常驻游艇,年维修需求旺盛,但香港船厂承接能力不足;中山凭借成熟的船舶维修技术与优越的地理位置,能够有效填补这一市场缺口,形成协作共赢。

【统筹】记者 黄凡


编辑 陈家浩  二审 韦多加  三审  查九星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推荐阅读

今日大暑:树木葱茏,夏意正浓
推荐 16751人浏览   2025-0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