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满是一个与农事有关的节气,也是夏季第二个节气。其主要词义是秋、冬两季播种的农作物经过冬春两季的生长、积蓄,它们的子实在此时已经欲满未满,欲熟将熟。
在我感观认知里,这种说法有所偏差,其只能代表我国黄河流域,或以北的广大地区庄稼田园的景象。而我国长江流域或以南地区,此时已是夏粮新熟的黄金岁月,此地居民已进入到了收藏割刈的繁忙时节。
我的家乡地处湘南,属于长江流域与珠江流域末端的南方。流传着有关小满节的谚语,它脍炙人口,耳熟能详。儿时,时常听到父亲饱含深情地在我耳边说道:“芒种不割满天飞。”
因为,初夏小满时节的家乡,绿肥红瘦,百鸟争鸣,纵横交错的山峦沟壑之间,披着一身金色的盔甲,放眼四望,金黄一片,在一簇簇崭新翠绿色的点缀中,形成一幅极美的山乡画卷。颗粒熟透了的麦穗在轻柔的夏风里,舞动着丰收的喜悦。于这小麦新熟之时,天气晴朗,气温陡升,正是抢收小麦的最佳时机。否则,会如谚语之说,小麦随风飘荡满天而飞!
父亲还会告诉我:“小满不满,芒种不管。”这句谚语的含义与夏雨量有关,小满节气如果不下足雨水,山塘、水库的蓄水仍然不足的话,那么下一个节气“芒种”不一定会有大雨。小满过后,气温逐日升高,农作物所需要的水分日渐增加,大多的农作物正处苗期细嫩之时,需要适时与充足的水分来保墒护苗。从这句话中,我们得知雨水对农耕、农事的重要性。
小满节气的到来,对于儿时的我来说,也是一年中幸福时光的开启。因此时不但是小麦新熟,大多的农作物都相继成熟,如蚕豆、豌豆、马铃薯、大蒜头……
我的儿童时代,物质食物有点欠缺。而在当时的农村,上述所有物种,都是粮食作物,它们都可以变成馋人的美食。
在采收豌豆的过程中,我会趁父母不注意之时,偷偷地将豌豆剥开,再从洗帚上撕下小竹签,穿成一串一串,丢进茅草灶的火灰中去煨,只几分钟,被火煨得嗞嗞作响的豌豆,香气溢满堂屋,令人垂涎欲滴。
当然,可以藏于草木火灰中煨的远不止豌豆。蚕豆,马铃薯,蒜头,甚至是金色的麦穗也可以煨成香喷喷的美食。这些在农村随处可见的食材,与灶膛里的草木灰来一个交流与碰撞,瞬间发生了质的飞跃,化作一道道美味,济我饥饿之急。它丰富着我的儿时岁月,令我没齿难忘!
收割回来的小麦,还得进行脱粒处理。精明的生产队队长会把这项任务交给村里的伯娘婶母、大姐大妈。她们手持一把把带有麦穗的麦秸,高高地举过头顶,再狠狠地甩在粗硬的木板上。此起彼伏,你争我夺,似乎是暗地里较劲。
此时你千万别好奇地立于一旁观战,否则会“好奇害死猫”。那不知从何处飞溅而来的麦粒打在你小小的脚丫上,让你有种猝不及防的钻心之痛。每在麦收之时,村口的打谷坪上,迎来了一年中最热闹的时刻,也是一年最富有的时光。
脱粒之后的麦秸秆,大人们将其堆至一边。此时,那堆积如山的麦秸秆成了我们小伙伴的乐园。有胆儿大点的高高爬上麦秸垛最高处,一跃而下,飞落于底层的麦秸秆上,却也安然无事,享受着被麦秸秆弹飞时的快感。一些胆小的、稳重些的小伙伴最喜欢在麦秸秆里躲“猫猫”,那灵活瘦小的身躯,在一捆捆麦秸秆的缝隙中钻来钻去,你追我赶,快活得如山岭古树上的小松鼠。
湘南的小满,落红未尽,皓月当空,涧溪潺潺,百鸟筑巢,垄麦金甲,好一个人间四月天。
投稿邮箱:2469239598@qq.com,1500字以内,欢迎短文,可配图,图片必须原创。请注明①文体②真实姓名③银行户名④银行账户全称细到支行⑤账号⑥身份证号码⑦联系电话⑧联系地址。文责自负。转载请注明出处。
编辑 方嘉雯 二审 周振捷 三审 黄廉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