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中江三市率先在全省人社系统签订区域协同发展协议
栏目:推荐 来源:中山日报 记者 江慎诺 通讯员 林葳 陈春涛 发布:2025-01-16

1月16日,珠海市、中山市、江门市人社局在中山举行《珠中江2025年人社协作协议》签约仪式。


珠中江三地签约现场。通讯员供图

签约前一天,广东省十四届人大三次会议开幕,省长王伟中在开幕会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报告提出,要推动珠江口东西两岸融合发展,加快规划建设环珠江口“黄金内湾”。

珠海与中山、江门三地一衣带水、文脉相亲,是珠江口西岸都市圈的核心城市,伴随着深中通道、黄茅海跨海通道的通车,加速了三地互联互通、融合发展的一体化进程。

纵观三市,人文氛围同源、产业布局相近、人力资源流动要素匹配相似,人社领域多方面抱团合力、借势借力、合作共赢,既有利于三地人力资源合理流动和高效集聚,更符合三地群众对高质量人社服务的共同期盼。从“硬联通”到“软联通”,共同推动跨区域高质量发展,推进环珠江口“黄金内湾”建设。

三地将在六大方面协作发展

根据协议,珠中江三地将在人才开发、就业创业、社会保障、技能培养等六大方面开展更深层次、更高水平地交流协作发展。

在促进人力资源服务市场协调发展方面,将成立珠中江人力资源服务助力制造业企业高质量发展联盟,开展珠中江人力资源用工余缺调剂,建立人力资源领域专家交流合作机制、优秀人力资源服务机构互认机制,助力人力资源服务业高质量发展。

在加强就业联动交流方面,加强服务就业重点群体、保障重点企业用工方面的协调管理能力,联动港澳共享院校资源联合举办就业活动,探索建立三地就业服务圈,搭建三地校企交流平台,为产业发展提供人力支撑。

在促进创业资源融通方面,共同开展创业孵化基地合作交流活动,探索提供定制细化服务为粤港澳大湾区青年创新创业发展搭建新平台。发挥侨乡作用,联动珠海、中山、江门返乡创业的海内外优秀人才。

在推动人才服务共享方面,拓宽高层次人才交流合作渠道,搭建湾区西岸人才交流互动生态圈,促进产业、人才、项目、政策信息共享互学,通过智力援助等方式为三地产业发展建言献策,共享人才服务事项。探索专业技术人才培训项目合作,增强组团引才引力,赋能产业发展。

在推进社会保障领域协同发展方面,将加大劳动监察保障方面协作力度,建立案源、线索分享和办案互助机制,联合开展法律法规培训、政策宣讲、联合执法检查等工作。加快推进社保卡居民服务“一卡通”。

在合力培育技能人才方面,整合技工教育资源,探索提升三方在低空经济等领域的教学和研究水平。加强技能人才评价协作,助力紧缺技能人才培养。推进世界技能大赛资源互补共享,联合举办职业技能竞赛,挖掘与培养优秀技能人才。

同时,三地通过建立工作领导小组、沟通对接机制以及信息通报机制,确保各项工作落实落细。签约仪式前,三地人社部门还围绕协作内容开展经验交流,对日常工作中的典型做法及难点进行深入探讨。

三地将具体化落实协议内容

2023年12月,广东省印发《珠江口西岸都市圈发展规划》,提出珠江口西岸都市圈将打造成为粤港澳大湾区的重要增长极、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先进装备制造基地、新时代高水平开放合作新高地、宜居宜业宜游的高质量发展区域。去年,省发改委也牵头印发相关三年行动方案。

本次签约正是对相关规划与行动方案的具体化落实。


活动现场。通讯员供图

中山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人才开发科科长金晶介绍,三地会在落实粤港澳大湾区“9+2”城市签订的人才合作备忘录基础上,不断加大合作力度,促进三地人力资源要素有序流通,合力推动粤港澳大湾区人才高地建设,“这将有助于实现粤港澳大湾区的重要增长极建设,也是本次协议签约的初衷和宗旨要义所在。”

具体来说,三地计划积极推动和打造“珠西组团”开展招才引智,一方面在省内的国际人才港做专场对接活动,另一方面组团赴国内高校招生,借助“粤好服务·粤聚人才”品牌活动扩大湾区引才引力,提高校招对硕博学子的吸引力。青年科技人才是制造业城市腾飞的核心动能。三地将发挥全国博士后创新(江门)示范中心优势,打造博士博士后青年科技人才联合培养平台,促进产学研提升和转化、学术交流,进一步扩大人才“朋友圈”,让他们的科研成果形成清单,在三地共享,争取更多优质资源要素稳步流入珠西都市圈,提升珠西都市圈影响力、竞争力。

珠海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副局长郭丽云表示,珠中江三市地域相邻、人文相近,三地协同发展拥有坚实基础。三地通过协议签订后,将在人力资源配置、人才发展、就业创业资源整合等方面形成良好工作合力,促进三地人流、信息流的高效集聚,提升区域整体竞争力。本次珠中江三地签署协议,是目前广东省人社系统首次签订的区域性协同发展协议。

江门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就业创业促进科科长易新伟表示,他们全面梳理了“江门经验”,将结合三地资源禀赋和合作基础,开展创业孵化基地合作交流活动,共享创业大赛和创业主题活动信息,共建优质创业生态圈,清单化推进各项具体事项落地落细,真正把协议落到实处,做出成效。


编辑  江慎诺 二审 黄凡  三审 吴森林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