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次,中山的实力让更多高端人才看到了!”11月27日,第二届粤港澳大湾区博士博士后创新创业大赛(以下简称“创业大赛”)中创业赛银奖得主、博士、中山莱博瑞辰医药公司研发总监江敏兴奋说道。
中山代表团。通讯员供图
记者了解到,创业大赛决赛于11月23至25日在广州南沙举行,中山代表团斩获一金一银一铜,为历史最好成绩,奖牌数位于全省前列。
8个项目闯进决赛
各类组别均有荣获佳绩
本届创业大赛以“智荟湾心,博创未来”为主题,共设创新赛、创业赛和揭榜领题赛三个组别,分为新一代信息技术、半导体与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与大健康、高端装备制造等7个赛道开展竞赛,超200个高水平项目进入决赛。创业大赛是省级层面在粤港澳大湾区面向博士博士后群体和平台载体举办的规格最高、规模最大、激励最优、覆盖面最广的双创赛事。
大赛现场。通讯员供图
中山代表团共有8个项目闯进创业大赛决赛,各类组别均荣获佳绩。其中,揭榜领题赛张榜方中山公用城市排水有限公司提出的“市政污泥减量及磷资源回收集成技术研究与应用”项目需求获揭榜方金奖方案;中山莱博瑞辰生物医药有限公司的“全球首款多肽偶联骨再生靶向创新药”项目获创业赛银奖,广东鲲智特机器生命研究有限公司的“高端位置传感器智能编码技术”项目获创业赛铜奖。
“创业组的高端装备制造赛道高手如云,我们的技术项目克服了‘卡脖子’难题,在制造业及设备升级改造的应用领域广泛,能冲出重围很不容易。”创业组铜奖得主、博士、广东鲲智特机器生命研究有限公司总工程师刘田感慨道。
以赛为媒
创下多个“新突破”
“在本次创业大赛中,中山实现了参赛数量新突破、项目质量新突破、竞赛成果新突破。”中山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有关负责人介绍,中山坚持以赛为媒,充分发挥平台竞赛作用,激发青年科技人才积极性、创新性,推动科研成果转化落地。本届大赛中,中山积极组织了45家企业和团队参赛,其中19个团队参加创新赛、21家初创企业参加创业赛、5家企业成为揭榜领题赛张榜方,属历届国赛、省赛中参赛数量最多的一次。值得一提的是,中山代表团在本次大赛中入围创新赛项目决赛,并在揭榜领题赛组中作为张榜企业进入决赛,实现了在该赛事这两个组别竞赛中“零”的突破。
为提高竞赛平台成效,中山市人社局还提前谋划,邀请国赛、省赛专家对参赛项目进行遴选和辅导,针对项目展示要点、成果优势、落地转化等进行一对一打磨,通过大赛平台实现“超链接”,发挥引才、兴业、促产作用。
江敏透露,他们所研发的骨坏死治疗产品去年已完成临床试验并获得批件,不仅填补了国内骨科领域的空白,也攻克了国际性的技术难题,“大赛提供的平台,对后续更多的药物临床落地有很大促进作用。”
“磁吸”人才
打造爱才、育才、引才沃土
创业大赛通过“赛、展、会、聘”,促进人才链、产业链、资金链、创新链深度融合。在赛后现场招聘中,中科中山药物创新研究院、广东东溢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等5家单位和企业,现场提供了13个岗位,计划招聘博士47名,累计吸引68位博士前来应聘。
现场活动中,创业大赛项目还与投资机构、孵化园区等进行了密切对接。中山留创园等7家中山科技孵化器和投融资机构单位通过现场洽谈对接了超10个项目。其中,广东高维投资管理股份有限公司达成意向项目5个,并在现场集中签约,项目涵盖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材料新能源等新兴产业,融资金额近6000万元。
中山的企业和单位在现场开展招聘,吸引68名博士应聘。通讯员供图
中山市人社局有关负责人表示,博士博士后是中山不断以创新驱动发展的“生力军”。近年来,中山通过建机制、优平台、强服务,着力营造“博爱人才·智汇中山”的人才创新发展环境。2022年,中山发布“人才23条”,从引进、培养、激励与保障等多方面构建起一条完整的人才服务链,不断优化完善博士博士后“引育留用”政策。2023年,中山又以立法形式出台实施《中山市人才发展促进条例》,建成全省首个地级市人才公园,设立人才双创基金,对重点平台引进的顶尖人才,最高可获2000万元生活补贴和子女入学、人才安居、人才医疗等专属优待。
截至目前,中山全市共设立博士博士后工作平台近百个,在站博士后106名,累计进出工作平台的博士博士后近千人。在站博士后共发表论文国内外核心期刊206篇,发明专利229项,获国家、省、市科研资金资助项目105个,在科研攻关,项目立项和发明专利等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果。同时,期满出站留在中山工作的博士后逐年增多,比例超60%,海外博士后数量增加近3倍。
编辑 江慎诺 二审 黄凡 三审 查九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