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2日,中山市第二届职业技能大赛开幕式在三角镇举行。继乡村振兴赛区6个项目开赛后,智能制造赛区10个赛项的近100支队伍、600名技能好手也在当天同台竞技,表现优异选手将获“香山工匠”“技术能手”荣誉称号。副市长周作德、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局长黄学礼出席开幕式。
中山市第二届职业技能大赛开幕式在三角镇举行。记者 易承乐 摄
年轻选手崭露头角,赛场争锋热火朝天
上午10点过,本届大赛智能制造赛区正式拉开帷幕,比赛为期两天。增材制造、焊接、机电一体化、汽车维修工、新能源汽车维修、工业机器人系统操作员、工业控制、数控铣工、数控车工、电工10个集中赛项目同步开赛,汇聚了近100支队伍、600名技能好手。记者留意到,在高手云集的赛场上,年轻人成为参赛主力军,专业性强成为智能制造赛区亮点。年轻选手们凭借着扎实专业的手法和严谨细致的态度,成为赛场上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在高手云集的赛场上,年轻人成为参赛主力军。记者 易承乐 摄
微微的机器轰鸣声交织在工业机器人系统操作员赛项比赛现场,各选手有条不紊地按照试题进行着操作。机器人轨迹涂胶编程调试、取物料编程、送料编程、物料码垛搬运……来自中山火炬职业技术学院,年仅19岁的参赛选手胡忠平操作起工业机器人极为熟练,只见工业机器人在他的操作下,逐一按照预设轨迹完成指令。胡忠平说,虽然自己今年刚上大一,但他对工业机器人行业十分感兴趣,也十分看好该行业的发展,“工业机器人操作是经验性和实操性比较强的项目,希望能够通过大赛不断丰富自己的经验,与前辈们交流学习,更好地提升专业性。”
参赛选手有条不紊地按照试题进行操作工业机器人。记者 易承乐 摄
与胡忠平一样积极参赛的年轻选手,还有来自中山市技师学院18岁的朱镜霖。他所在的焊接赛项,新老技能好手纷纷拿出“看家本领”,电光石火间钢板、钢管便焊接完成。“这是我第一次参加这个比赛,为了这个比赛我准备了快一年,尤其近两个月还针对以往赛事试题进行了专项训练,每天至少练习焊接6个小时。”朱镜霖说,焊接的难点就在于温度的控制。为了实现焊接又快又好,朱镜霖的手、胳膊被烫伤是常有的事,他笑称,“经验都是‘烫’出来的。”对于本次比赛,朱镜霖展露了十足的信心,“虽然焊接有难度、更具挑战性,但我相信自己能完成得又快又好。”
新能源汽车维修竞赛现场,选手正在比赛。记者 易承乐 摄
本届大赛整个系列赛设置30个项目,以集中赛和分散赛两种形式进行,共吸引全市300多家企事业单位,超过1700人参赛。其中,智能制造赛区由中山市人民政府、中山市“粤菜师傅”“广东技工”“南粤家政”三项工程领导小组主办,中山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中山市总工会、中山市三角镇人民政府承办。作为中山连续两年举办的全市性职业技能赛事,本届大赛是充分发挥职业技能竞赛促进技能人才培养、推动职业技能培训、弘扬劳模工匠精神的重要举措,旨在为中山奋力建设广东省珠江口东西两岸融合互动发展改革创新实验区提供有力技能人才支撑。
奖励丰厚,选树一批“香山工匠”“技术能手”
开幕式上,中山对首届职业技能大赛获奖选手代表进行表彰。其中,周政通等17名选手被授予首届职业技能大赛集中赛项职工组第一名和“中山市技术能手”荣誉称号,陈江泉等9名选手被授予“香山工匠”荣誉称号,进一步激发本届大赛参赛选手的参赛热情。
开幕式上,中山对首届职业技能大赛获奖选手代表进行表彰。记者 易承乐 摄
除了高标准的比赛考核,本届赛事的奖励也颇具吸引力。本届大赛获奖者最高可获5000元奖金。参加决赛人数在30至59人之间的赛项设金、银、铜牌;参加决赛人数在60人(含60人)以上的赛项设一、二、三等奖。市级竞赛获奖选手优先推荐参加省级或国家级同类竞赛。排名前列的选手还将由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授予“中山市技术能手”荣誉称号,颁发荣誉证书,并在“中山市十大工匠”“中山市首席技师”“中山市技能之星”等评选活动中优先进行推荐。值得一提的是,为保证比赛公平公正性,进一步激励青年职工走上技能成才之路,通过竞赛产生的“全国技术能手”“广东省技术能手”“中山市技术能手”等荣誉获得者不再以选手身份参赛。
“高级工”成多个赛项硬指标要求,引导形成尊重人才良好氛围
“为深入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提出的‘制造业当家’,本次大赛我们选取了中山市支柱性技能人才板块以及企业发展需要的岗位作为赛项,希望给技能人才提供切磋技能的舞台,也帮助企业挖掘更多技能人才。”据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有关负责人介绍,本届大赛延续了首届大赛高水平办赛标准,引进了国赛省赛技术标准和大赛规则,其中不少赛项以 “国家职业技能标准高级工”为依据进行比赛考核。
本届大赛不少赛项以“国家职业技能标准高级工”为依据进行比赛考核。记者 易承乐 摄
与首届大赛不同的是,本届大赛在首届大赛的基础上对赛项进行了精简,尤其是在新职业类别和智能制造类别,“这样我们可以集中精力办市级竞赛,其余技能竞赛放到行业内、镇街里,进一步加强技能大赛的指引性,引导在全社会充分形成尊重人才、爱护人才的良好氛围。”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有关负责人介绍,本届大赛吸引不少年轻人主动参赛,希望能够通过大赛发现和培育更多青年技能人才。
截至目前,全市技能人才总数已突破63万人。记者 易承乐 摄
市委十五届五次全会明确提出,要实施技能人才五年倍增计划,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培养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国工匠。截至目前,全市技能人才总数已突破63万人,计划至2025年全市技能人才总数达95万人,技能劳动者占就业人员总量40%以上。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有关负责人表示,在“机器换人”的产业升级趋势下,中山将不断推进“技能型”人才就业,让“普工”升级为“技工”,甚至是高级技工,实现产业人才技能提升和产业升级发展相适配。
编辑 江慎诺 二审 黄凡 三审 程明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