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省首批!中山纪中获评广东省网络文明素养实践教育基地|“未”爱守护 E路同行
栏目:推荐 来源:中山+ 记者 王帆 通讯员 汤铸莹 发布:2025-08-22

近日,由广东省委网信办、省文明办、省港澳办、省教育厅主办的“湾区新实践 素养新范式”粤港澳大湾区青少年网络素养交流活动在广州举行。

本次活动上,首批“广东省网络文明素养实践教育基地”名单揭晓,中山纪念中学(以下简称“纪中”)、广州市少年宫、腾讯公司等10家单位入选。

作为广东省首批重点中学的纪中,曾先后获评“首批全国文明校园”“首批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全国中小学德育工作先进集体”等荣誉,在网络文明素养教育方面走出了一条别具特色的道路。纪中在网络文明素养实践教育方面,有哪些亮点做法?学校如何引导学子们在繁杂的网络中,锚定价值坐标?8月22日,记者来到该校进行实地走访和了解。

开发网络文明素养
实践教育课程体系

8月22日上午,纪中科学馆的信息学课程教室中,100多名学子坐在一排排的电脑前,在中山纪念中学信息学竞赛总教练熊超的指导下,正在学习计算机C++编程、算法等丰富的信息学知识,并从中培养信息学兴趣、提升创新思维能力。

中山纪念中学的学生在上机器人编程课程。记者 缪晓剑 摄

记者了解到,学子们正在上的,正是该校创设的“信息学拔尖创新人才贯通培养公益兴趣课”。

自2015年该公益兴趣课创设以来,纪中共培养出50多名清北信息学尖子、29名国家集训队成员。继今年7月,纪中学子在第42届全国青少年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中斩获1金2银,8月初该校学子刘海峰又在第37届国际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中以全球第8的佳绩摘金。

据悉,该公益课程,是学校“三个一工程”中完善“一套课程体系”的内容之一。“一套课程体系”是指构建“学科课程+校本课程+社会课程”的网络文明素养实践教育课程体系。

一直以来,作为承载着红色基因与时代使命的学校,纪中以党建为引领,创新实施“三个一工程”,即建构“一支全员培育队伍”、完善“一套课程体系”、组织“一个宣传月活动”,深化网络文明素养实践教育与大思政课建设、普法教育、研学实践的“三个融合”,重点培育“纪中学子”“纪中节日”“纪中最美班主任”三大网络空间文化品牌,构建起有深度、有温度、有亮度的育人体系。

“学校的学科课程按照国家课程标准,将网络素养有机融入思政课和通用技术课,构建了以网络法律法规教育、网络道德教育、网络信息素养等为核心的课程内容。”纪中党委委员、工会主席、党委办公室主任吴红玉介绍。

该校开发丰富多样的校本课程,依托纪中讲堂、社团活动、课间新闻、宿舍精神文明建设等,定期开展网络文明素养主题教育实践创建活动。

同时,学校探索企业—中学、大学—中学协同育人机制,并联动11家高新企业创优纪中少年科学院科普教育基地系列课程,选拔校内优秀党员教师与院士、国家级领军人才、高校教授共同构建“价值—知识—能力—素养”四位一体课程体系。

其中,该校与北京理工大学合作,打破初高中学段、学科壁垒,组建纪中人工智能社团,开发人工智能课程,2025年上半年,纪中人工智能社团一举斩获98个奖项。

该校的社会课程充分整合社会资源,借助市委网信办、市人民检察院、市中级人民法院、市第一人民法院等单位力量,带领学生走进省市主题教育基地、科普基地开展生涯研学、科普参观和社会实践等系列活动,实现校内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的联动,形成全员、全程、全方位的网络文明素养实践教育生态。

推进网络文明素养实践教育

在“三个融合”方面,学校推进网络文明素养实践教育与大思政课深度融合。如每学期开学,该校组织纪中教育集团近万名学生云端齐上思政第一课,联合制作成人礼宣传片播放量近7万次,每年校庆典礼在网络均吸引超万人观看,形成纪中“文化+”思政金课群、“数字+”思政资源库,加强了网络文明素养实践教育的思想引领,提升了师生家长的思想政治修养。

学校还开展成人礼、校庆典礼、纪中讲堂、纪中—里溪大课堂、党团队一体化育人活动等,充分借力学校公众号和媒体平台等传播正能量,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厚植家国情怀,纪中大思政课改革创新为全省提供了可推广的“大中小思政教育一体化”范本。

学校整体推进网络文明素养实践教育,广大师生、家长的网络文明素养培育意识增强,网络文明素养得以提升,形成了向上向善、刚健朴实的网络文化。

吴红玉表示,接下来,纪中将以此次获评为契机,依托省平台,建优网络文明素养培育网格化师资队伍、完善网络文明素养实践教育课程体系,系统推进网络文明素养实践教育与“大思政课”改革创新双向赋能,建强网络文明宣传阵地,构建起校家社强有力协同育人“教联体”,充分发挥“省网络文明素养实践教育基地”示范引领作用,为全省网络文明素养实践教育提供可推广的范式。


编辑  袁凤云 二审 曾淑花  三审 苏小红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推荐阅读

原创 17480人浏览   2025-0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