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6日下午,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原党委书记、研究员周溯源携新书《中国智慧思维300例》来到中山书展,以“《中国智慧思维300例》对读者有哪些帮助?”为题,分享他创作的心路历程。他说,编写《中国智慧思维300例》出于一名社科工作者的使命担当,旨在讲好中国故事、展示中国形象、树立民族自信,鼓励市民群众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智慧力量,解决实际问题。

编写《中国智慧思维300例》的念头,最早源于周溯源对自然科学家和企业家们的崇拜。周溯源说,在社会研究中,他发现许多自然科学家和企业家思维敏捷,他们凭借发明创造、市场眼光,为市民群众改善生活、造福社会,像任正非的华为手机、雷军的小米科技,梁文锋的DeepSeek人工智能等,无不让人敬佩。“作为一名人文社科领域的工作者,我常常思考,我可以留下什么样的研究成果,为社会进步贡献力量。”于是,周溯源从7年前开始构思写一本关于中国智慧思维的读物,让读者能够通过阅读得到启发和成长,从而提高自己的思维水平、决策水平、应变能力和工作能力。
“这本书我写了7年,一共50万字,凝结了我和团队的心血。”周溯源说,中华文明五千年,智慧思维的案例浩如烟海,首先选材是一大挑战。他从自己的研究成果和海量阅读出发,经过思考归纳为“十四种智慧思维体系”,包括战略思维、创新思维、逻辑思维、前瞻思维、辩证思维、迂回思维、逆向思维、诚实思维、借力思维、让步思维、细节思维和类比思维等。周溯源通过对300个智慧事例展开哲思评点,为读者带来不一样的阅读体验。
周溯源说,300个案例中有治国安邦的韬略,也有攻坚克难的决心,有经商理财的智谋,有外交论辩的高招,也有认识人生、解释人生的哲思。“我希望9岁的孩童到90岁的老人都能通过阅读这本工具书找到解决问题的方向。”如青少年朋友可从中找到应对困难挑战的勇气和智慧,老年人可从姜子牙大器晚成的故事中汲取力量。书中还列举了诸多体现智慧的案例,像孔子强调“学思结合”,孟子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民本思想,齐威王“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的改革决心,张英“让他三尺又何妨”所体现的宽容智慧等。

周溯源感慨地说,编写这本书对他的研究工作和生活也带来很大启发,对他来说也是一次受教育的过程。“我学会了运用多种思维思考问题,遇到问题会考虑多个解决方案,不钻牛角尖;还树立了必胜信心。我相信任何困难都有解决办法,只要有信心、定力和耐心就能找到出路,这让我对人生、社会问题以及面临的工作困难有了必胜信念。”如何读好这本书?讲座最后,他建议读者朋友要带着思考读、带着问题读,要结合实际问题读并持续运用到实践中。
据悉,本场讲座也是中山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主办的“智创未来路 科普向新行”2025年中山市社会科学普及周主题日活动之一。
编辑 袁凤云 二审 朱晖 三审 岳才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