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山,一片片由破旧锌铁棚蜕变为现代化产业新城的土地上,“80后”企业家罗流猛正以 “工改狂人” 的闯劲,书写着粤港澳大湾区产业协同的生动篇章。
神湾镇外沙村村委会工作人员梁倩坤:“有赖于他,搞了‘工改’后,我们这边的经济、周边的环境都变好了。”
广东诚艺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总裁办主任侯歌:“他真的是‘工改’狂人,从2021年开始找项目,就从来没有停过。”
深圳市威尔泰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叶加伟:“低效工业园改造有这么大的规模,又能处理好这么多事情,我觉得他相当不容易。”
记者肖湘湘:“罗总,在中山,大家都称您为‘工改’狂人,您自己又是怎么看的呢?”
广东诚艺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罗流猛:“对于‘工改’狂人这4个字,听起来好听,其实压力挺大的,我们近几年在翠亨新区、神湾、三乡整体规划了1816亩地,整体已经在报建的也超过200万平方米。”
罗流猛:“你别看小,这是个沙盘,我投了几十个亿(37亿元)在里面。”
罗流猛:“2021年10月份,我看到中山发布相关政策,看到正在开展低效工业园改造,我看到了这是一个很好的机遇,所以我马上跟我们团队来中山镇街跟政府谈合作,我们在2021年12月31日,2021年最后一天,把我们诚艺控股注册下来。”
深中通道的开通,让企业切实感受到了大湾区“半小时经济圈”的产业协同潜力,今年4月,深圳企业家叶加伟经过近一年的市场调研,决定入驻神湾诚艺外沙科创城,计划未来两三年实现深圳总部产能的全链条转移。
深圳市威尔泰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叶加伟:“买了这个厂房后,对比了一下,觉得这个还是非常不错的,再一个就是深中通道开通后,对周边来讲更加方便快捷。”
罗流猛:“单单我们这个翠亨新区的项目,例如这是9层的高标准厂房,有6成是来自深圳的,我们中山不是只对接一个城市,我们综合了大湾区以及在长三角,我们都对接的,因为我们目前交通太便利了。”
罗流猛:“以前我们还是要跑去深圳讲解我们中山有多好,现在不用了,桥通了很多人就跑过来找商机了。”
深中通道开通一周年,在产业版图之外,罗流猛正布局更深远的未来。
罗流猛:“说心里话,很多人担心我们企业招工难,像我们诚艺,我规划了一个学校,现在抽了10个亿现金,回来筹备一个学校,一定落户在中山,为企业解决中高端人才的问题,为企业解决用工难。”
罗流猛:“我在深中通道看到的不是简单的车流,而是大湾区千万企业对空间、对未来的渴望,这些渴望需要载体,而我们就是那个造载体的人。”
罗流猛的故事是深中通道通车,一年3000万次车流背后的发展密码,当物理通道打通,人的智慧、资本的活力、产业的潜能正在这片土地上生出无限可能。
中山大学粤港澳发展研究院港澳经济研究中心原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袁持平:“因为‘工改’还没有完全做完,我可以在未来的空间里做更新的东西,在中山与深圳的软联通的过程中,我们要尽量抓住机遇,越多越好,这就要具有前瞻性的做法,这些做法我们都可以在一个标题下谈论,就是因为深中通道,我们可以展望未来,我们可以通江达海,我们有更多的可能。”
编辑 付翊苗 二审 苏文颖 三审 杨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