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6月17日),市侨联举办2025年广东国际侨界创新创业大赛专场新闻发布会。会上透露,作为全国侨联系统首个聚焦人工智能与机器人领域的专项赛,经过2个多月的筹备,大赛将于6月23日在翠亨新区湾区未来科技城正式启动。
据了解,该赛事的前身为自2021年起连续举办三年的中山市国际侨界青年创新创业大赛,于2024年升级为“广东国际侨界创新创业大赛”,采用“政、侨、企”合作共建模式,结合广东产业布局需要,形成“线上+线下、海内+海外、内联+外联、企业+机关、侨界+业界”工作矩阵,构建“全生命周期”服务体系。
本届赛事赛程时长为3个月。其中,6月至7月是报名期,大赛组委会将通过线上线下结合的形式,面向海内外侨界社团、科研机构、创新创业孵化基地等开展全方位赛事宣介活动;7月至8月是评审期,9月是决赛期,其间也会开展创业训练营、投融资对接会等活动。
广东省侨联副主席、中山市侨联党组书记、主席刘志巍:“广东侨创赛坚持为参赛项目提供‘全生命服务周期’体系,我们先后引入国家科技成果转化引导基金、中关村投资协会、侨界青年创新创业基金等专业机构,为参赛项目提供科技成果转化、落地孵化支撑、产业资源对接等专业服务,特别聘请了10位重量级人工智能和投融资专家担任导师。”
据统计, 四届赛事共吸引来自50多个国家和地区、1920个项目、近万人次报名参赛,90%以上的参赛项目来自生物医药、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智能制造、新材料、高端装备、新能源、现代农业、光电产业、航空航天等多个尖端科创领域,其参赛规模在全省同类比赛中名列前茅,80后、90后成为参赛主力,并吸引20多个参赛项目、18名博士以上人才落户中山,累计投资额超2.5亿元,实现“以赛促投”“以赛引才”。
中山市侨联党组成员、秘书长周翊鹏:“本届赛事设置了三个参赛范围,一是应用层,主要聚焦垂直场景的智能化解决方案;二是技术层,主要覆盖核心算法和关键技术突破;三是基础层,主要聚焦支撑技术和基础设施研发。大赛通过分层设置,全面覆盖‘场景需求’‘技术攻关’‘基础支撑’创新链条,推动技术研发与产业需求深度融合。”
编辑 付翊苗 二审 李紫昭 三审 苏文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