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 | (匠心筑梦)乡村工匠刘全斌:通过传统技艺创新与产业融合 带动村民增收致富
栏目:推荐 来源: 记者 曾燕 余德权 发布:2025-06-18

在“百千万工程”推进中,中山市一批批扎根乡村的工匠以匠心为笔,书写着乡村振兴的动人篇章。其中,黄圃镇乡村工匠刘全斌通过传统技艺创新与产业融合,带动村民增收致富,为城乡高质量发展注入新活力,今天让我们一起来认识下他。

记者曾燕:“我现在在腊味企业的生产车间,这家企业为周边的村民提供了很多就业的机会,并为他们提供免费的技能培训,现在企业里面有60%的员工是本地村民,他们的月收入普遍超过5000元。”

腊味企业员工阿英:“我在这里做了7年,这里主要是距离家里近,干活干得开心,收入都可以的。”

这家腊味生产企业的负责人刘全斌多年来聚焦农产品深加工,凭借扎实的技艺获得了乡村工匠生产应用(农产品加工技术)中级工程师职称。他将传统腊味制作技艺与现代农业结合,打造“一村一品”特色产业链,并带动周边村民就业增收。

乡村工匠、腊味生产企业负责人刘全斌:“我们通过‘公司+农户’的模式,与周边的镇街农户签订了原材料的采购协议,在旺季的时候,我们会请附近的村民过来做临时工,带动大概100户的农民参与我们的养殖,以及50多名的临时工过来这边工作,每户增加的收入15000元左右。”

乡村工匠刘全斌从事腊味生产20多年,他掌握古法腊味腌制技艺,还曾获“中山市乡村工匠名师”称号。近期,通过“工改”赋能,他借助农业产业园项目的开展,新建智能化生产厂房,推动企业产能倍增,预计2025年产值1200万元,2026年产值突破1800万元。

乡村工匠、腊味生产企业负责人刘全斌:“我们在新厂房建成之后,会成立一个工匠工作室,我会将传统的工艺和现代化标准化生产结合,研发多口味、低糖低盐的健康腊味产品,培养新的年轻的技艺青年,以及研发新的产品,将传统的工艺继续传承。”

中山市黄圃食品腊味商会副会长兼秘书长陶柳华:“黄圃腊味传统制作工艺是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评选‘乡村名匠’有助于挖掘和表彰技艺精湛的腊味师傅,推动传统手工技艺的传承与创新,通过名匠的示范效应,可带动更多从业者提升制作标准,确保黄圃腊味的品质稳定性和市场竞争力。


编辑 付翊苗 古淑雯   二审 牛宇华  三审 苏文颖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推荐阅读

原创 17074人浏览   2025-09-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