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企业“链式改造”,为全省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提供鲜活样本
栏目:推荐 来源:中山+ 记者 高倩荷 通讯员 邝坚 发布:2025-05-28

5月27日,全省制造业数字化“链式改造”交流会在中山召开。交流会总结推广重点地市和县区推进数字化转型的创新举措和先进经验、企业开展产业链供应链数字化改造的典型做法和转型成果。交流会上设有制造业数字化转型专题展览,当天下午,与会嘉宾组成调研团走访了广东金鼎智造服装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金鼎智造”)与广东省崧盛电源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崧盛电源”)。

大会现场。记者 夏升权 摄

中山作为制造业大市,制造业占GDP的比重接近50%。当前,中山正以“龙头骨干企业”为标杆,以“链主”企业为纽带,通过供应链纵向协同、产业链横向改造的“双链模式”,累计推动4200家规上工业企业数字化转型,成功入选国家、省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城市试点,规上转型率达81%,位居珠三角首位。在这场数字化转型大潮中,美的环境电器、伊莱特电器、金鼎智造、崧盛电源四家标杆企业以不同路径演绎着“单点突破-链式延伸-集群升级”的进阶逻辑,为全省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提供了鲜活样本。

美的环境电器:从“风扇王国”到“链圈核心”

在制造业数字化转型专题展览上,广东美的环境电器制造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美的环境电器”)带来的AI智能操控空调成为焦点,吸引了众多参会嘉宾驻足关注。这款空调凭借智能化语音操控、简洁清晰的面板设计及前沿功能,通过“智能硬件+数据算法+生态互联”的模式,展现了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在智能家居领域的创新实践。

美的环境电器是创始于上世纪80年代初的美的电风扇公司,目前,美的环境电器与美云智数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美云智数”)、中国联通等组建联合体,基于美的上下游数字化转型经验,以美擎工业互联网平台为底座,打造中山智能家电产业链协同模式,推动产业链供应链企业数字化转型,在全省范围已带动超过500家,在中山带动超过50家企业实施数字化转型,未来将继续链接上下游企业相互助力共同发展,形成区域产业生态,落地广东链式转型范式。

“链式改造的关键在于找到上下游的价值契合点。”美云智数总裁金江剖析。在美的环境电器的实践中,这种契合点体现在订单协同与数据互通上。通过与50余家中山本地供应商共建数字化生态,企业实现了生产进度、品质数据、库存信息的实时共享,已上线企业平均库存降低15%,生产计划达成率提升20%。“例如,美的环境电器作为‘链主’企业,改造后,通过平台与上下游供应商协调、同步生产信息,整个产业链的上下游就能高效链接,达到降本增效的目的。”金江说道。

在全省范围内,美的环境电器已带动超500家企业转型,其“1+N”模式正成为行业标杆。在智能家电产业聚集区,这种协同效应更为显著:纬创资通“灯塔工厂”的柔性生产线与TCL智能暖通的热泵系统形成技术互补,格兰仕的智能厨房电器与万和的燃气具构建起全屋智能场景,一个万亿级产业集群正在大湾区崛起。

伊莱特电器:从“数据孤岛”到“全链贯通”

“链式改造的核心是数据‘端到端’贯通。”广东伊莱特电器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伊莱特电器”)数字化管理中心总监王泽政向记者介绍,如今的伊莱特电器车间,从订单接收到生产排程、从物料采购到仓储物流,通过“系统+装备+生态+5G”的四位一体模式实现突破,200多个数据节点形成系统性闭环。

以展厅中展示的智能电饭锅为例,其70余个零部件的供应链管理通过高级计划排程系统实现动态优化,60%的供应商实现“7+1天”提前交付。“通用件的供应商甚至可1小时响应需求,推动上游企业向‘零库存’目标迈进。”王泽政自豪地笑着说。

“改造前,仓库依赖仓管员经验找货,新人需1个月培训才能上岗。通过引入智能仓储系统,如张力脊柱、5G+AGV智能小车等模式,新人仅需5分钟培训即可作业,且账物准确率达100%,显著提升仓储效率,相当实用。”王泽政介绍。此外计划采购环节依托高级计划排程系统,打破对个人经验的依赖,通过数字化工具拉平团队作业水平,预计可优化20%人员配置。这家以电饭锅制造闻名的企业,用五年时间完成了从“单机智能化”到“全链路数字化”的跨越。

作为中山认定的“小链主”企业,伊莱特电器的价值不仅在于自身效率提升——通过输出数字化管理系统,已积极开展上下游交流对接,组织链上企业协同转型。在中山,这种“链主赋能”效应正在复制:已认定18家数字化智能化示范工厂、27家示范车间、20个工业互联网标杆项目形成矩阵。通过标杆带动,中山正“以点带面”推动广大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累计带动1万多家企业上云用平台。数据显示,中山规上工业企业实施改造后,产线生产效率平均提升35%,不良品率平均降低10%。

金鼎智造:从“传统裁缝”到“智能织造”

位于沙溪镇的金鼎智造里,调研团一行看到90米长的智能吊挂系统如同一条“数字神经”,连接着300台智能缝纫机。这家曾经依赖人工分拣的传统服装厂,如今已实现从裁片到成衣“2小时极速下线”,日产量从3万件跃升至10万件,关键工序无人化率达40%。

金鼎智造总经理邓君介绍,2022年投建的10万平方米新产业园内,5G+工业互联网技术构建起全链路数字管理系统:从全自动化的面料立库、裁片立库,到单层楼全流程吊挂智能车间,工厂数字化装备占比达98%,数控设备联网率88.3%,成为中山首家“透明工厂”。2024 年7月,金鼎智造更摘得中山服装行业首个“数字化智能化示范工厂”称号。

当前,中山市已形成服装时尚产业集聚区,以金鼎智造、元一智造、霞湖世家等龙头企业为核心,构建“设计-生产-供应链”全链条智能化改造。智能吊挂系统、智能裁片、智能仓储等数字化工具的普及,将推动中山服装产业从传统制造向“时尚智造”跃迁。

崧盛电源:从“手忙脚乱”到“智动乾坤”

调研团一行又来到崧盛电源的智能工厂内,艺术感拉满的参观通道旁侧从“黑灯仓储-智能方舱-物料精准传送-SMT无人车间-智能化组装车间”,全工艺流程展示了产品的生产制作和全流程数据链条。

据悉,崧盛电源搭建先进的企业数字化智能制造平台,引入数字化装备,导入BI、PLM、OA等一系列信息化管理系统,各系统数据协同,实现制造流程与产品全生命周期的智能管理与监控。智慧仓储则是物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分析、自动化控制、视觉分析等技术深度融合的产物,通过“技术+数据”驱动仓储全流程智能化,从“人工操作”迈向“机器决策”;节省叉运物料的人员成本后,每年节省人员成本150万元,生产配送效率提高40%。崧盛电源的无人车间内,贴片机、AOI光学检测设备等数字化设备与MES系统无缝对接,SMT智能方仓实现物料全流程自动化管理,生产效率提升50%,产品良率达99%以上。

如今,工厂摇身一变成了“科技秀场”——AI质检员火眼金睛,0.1秒揪出不良品;数字孪生技术先在电脑里跑通流程,现实生产直接“抄作业”;智能系统自动调度供应链,缺啥材料秒下单,连供应商都感叹:“你们现在比我还懂我的库存。”

崧盛电源总经理宋之坤打了形象比喻:“数据为生产线装上‘最强大脑’,生产如同开了自动挡。省心、省力还自带‘老司机’导航!” 曾靠“人海战术”与“经验玄学”生产的崧盛电源,如今依靠AI质检员、数字孪生技术、智能供应链调度系统等技术,实现华丽转身。宋之坤介绍,目前崧盛电源坐拥7万多平方米智能生产场地,包括14条智能生产线,可实现年产量超1250万台,客户需求满足率超过90%。

当美的环境电器的“智能家电生态圈”、伊莱特电器的“全链路数字化”、金鼎智造的“柔性制造范本”、崧盛电源的“智能生产”相互交织,一个以数字技术为引擎、以产业链协同为特色的“全屋智能 中国典范”,正在大湾区西岸加速崛起。


编辑 袁凤云  二审 黄廉捷  三审 查九星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推荐阅读

中山首个冰淇淋主题文旅景区来啦
17380人浏览   2025-05-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