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事|时光浸润 咖啡绵长
栏目:推荐 来源:中山画刊 廖薇 詹琪琳 发布:2025-05-16

咖啡馆越来越多,咖啡豆价格飞涨,面对竞争激烈和成本增加的双重压力,咖啡馆经营者当如何“突围”?连锁咖啡品牌与独立咖啡馆之间,并非完全的竞争关系。通过中山本地的成功案例,我们不难发现,能提供情绪价值的咖啡馆,顾客的黏度更大 。

走出中山的“皇家蓝”

路过繁华的商场,HALO CAFE的“皇家蓝”尤其醒目。喜欢现制饮料、需要咖啡“续命”的打工人对它并不陌生。但你是否了解,它其实是一个生于斯长于斯的中山咖啡品牌。

HALO CAFE品牌主理人许贝增介绍,目前,HALO CAFE在中山有33家在营门店,数目力压星巴克咖啡和库迪咖啡,位列中山市同行业第2位。此外,截至3月底,统计数据显示,HALO CAFE在中山以外还有16家在营门店,其中佛山9家,江门6家,广西1家。

这抹“皇家蓝”是如何一点点茁壮成长的呢?

据悉,HALO CAFE的几名创始人都来自中山小榄,他们在海外游历期间对咖啡文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便萌生了回家乡开咖啡店的想法。2015年年底,主打中端产品与时尚潮流的复合式咖啡店HALO CAFE应运而生。当时,中山的连锁咖啡店主要是星巴克。HALO CAFE的诞生,可谓是填补了中山本土咖啡连锁品牌的空白。


HALO CAFE 店内的咖啡豆。(摄影|张景天)

2017年,HALO CAFE开始走出中山,在广东珠三角一带开疆拓土,随着品牌知名度的提升,其拓店速度也开始呈爆发式增长。 “门店最多的时期,在浙江、湖北、海南、河北等地区都能看到我们的‘皇家蓝’。”许贝增说。

“复盘”HALO CAFE的成功,有几点因素可以参考。首先,是装修风格,它的店面设计以特有的皇家蓝为主调,让人一见难忘。其次,是选址定位精准;第三,自主稳定的供应链,品牌创立之初便建立了自有的咖啡供应链,自主选购世界各地的优质咖啡生豆,并将其运输到自建的咖啡烘焙工厂进行处理,从而保证了出品的稳定和安全。第四,走复合型路线,为了满足喜欢咖啡和茶饮的年轻群体的需求,HALO CAFE除了销售咖啡外,其产品还包括奶茶、中国风轻乳茶、果茶、甜品、小吃等多个品类。

值得关注的是,2024年12月,为了贴合消费者的需求,打造广东区域连锁的高质价比、轻社交的风尚品牌,HALO CAFE结合中山文化成立以金菊系列茶饮为招牌的兄弟品牌HALO TEA,定位更精准。

社区咖啡馆的温情经济学

根据2024年年底的统计数字,连锁咖啡品牌实际上只是占据了中山咖啡市场的57%,在这里,独立咖啡馆的数目不容小觑,且年增长率超过30%。这其中绝大部分是社区咖啡馆,它们散布在大街小巷,店面虽不起眼,却是喜欢喝咖啡的街坊邻居们生活路线中不可或缺的“精神加油站”。

有着“咖啡街”美誉的柏苑路一带,聚集了不少社区咖啡馆,面积只有10平方米的蒸鱼咖啡始于2018年,是当地历史较长的一家。咖啡店的主理人叫“蒸鱼”,是这里的“灵魂”。他一个人撑起整家店,白天接单冲咖啡卖咖啡豆并和啡友及街坊聊天,讲咖啡经讲人生事,夜晚加班烘豆,每天都很忙碌。

熟人都喜欢来找蒸鱼饮啡闲聊开玩笑,觉得很放松。这里的咖啡好喝,因为每一粒豆子都是蒸鱼烘的。蒸鱼本身是个十分有趣的人,常把客人逗到乐不可支。小小的空间既是他的咖啡实验室,又是他的单口相声舞台,街坊啡友就坐在吧台前看他“表演”。因此,这家只有10平方米的小店,社区黏性极强,独特性不可复制。

“中山社区咖啡馆的个性与温情”也让中山+首届中山咖啡节活动策划人李玮玮印象深刻。在她用双脚丈量“中山咖啡地图”的采访过程中,她接触到许多咖啡馆和咖啡师,至今让其念念不忘:

福记会把意大利面工作台嵌进吧台,手工意面的麦香与耶加雪菲的花香奇妙交织;Amorning咖啡则是糯米包配咖啡,现代设计的吧台上,西洋咖啡机、咖啡壶旁边是一个个热气腾腾的蒸笼;机车咖啡,有维修机车的工作坊藏在店中,工作订单已排到下个月;公园里的咖啡馆“荷里”,融在公园景色里,本身就是香山书房的一部分,满墙壁的书籍任意取阅,还原西方咖啡馆本有的功能,室外甚至有一个可做小剧场的露天阶梯;待到日暮时分,拥有10多亩草坪的日暮咖啡成为遛娃遛狗族聚会地,平日,在这里一边饮咖啡一边看火烧云,有说不出的宁静,面对大草坪和树林,如同身处庄园;而在她工作的中山日报社的大堂处,日报咖啡每日伴随报纸的油墨香,开启她的每一天……

“在这里,咖啡跳出了饮品的范畴。”李玮玮表示,社区咖啡馆正以近乎执拗的在地性证明:真正的好咖啡,永远生长在具体的人情世故里,组成社区的集体记忆。随着深中通道的通车,越来越多的深圳、香港游客专程来中山“打卡”特色咖啡馆。“我们正在策划第二届咖啡节,预计今年会继续推出第二季视频集。”

高成本下咖啡馆如何生存?

目前,咖啡豆价格“高烧不退”,这给咖啡饮品经营者带来不小的成本压力。

“虽然对我们不利,但它对咖啡种植者而言是‘施肥’。”中山市豆研食品有限公司主理人Dan认为,从产业链角度看,仅是一个板块的人群得以发达,这个产业将无法长久。气候问题导致咖啡豆减产而升价,是市场的正常反映。豆价上涨也有助于鼓励更多人参与种植,培育出优质的咖啡豆。事实上,价格涨幅较大的是商业豆,风味独特、独立批次的高端精品咖啡豆产能一向有限,价格上涨幅度相对较小。而且此类消费群体对价格并不特别敏感。他们更在意咖啡的品质和从中获得的情绪价值。

Dan的咖啡豆工厂既有与像HALO CAFE这样的连锁品牌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也在自营自己的咖啡豆品牌“乙四伍”,并与许多本土咖啡馆成为创业小伙伴。他说:“很多人都在梦想开间咖啡馆,我们谈合作的方式,首先是劝退。如果你是出于精神生活的需求,不想赚快钱,或是有个很好的策划,那我们可以继续谈下去。”  

豆研的前身是小榄的“菊的咖啡”,创立于2013年的精品咖啡馆。2017年,他和拍档将业务专注于烘焙豆工厂。因为有着丰富的开店经验,他们并不只作为咖啡豆供应商,而是同时为合作者输出服务,分享其经验与技术,以实现共赢。现在咖啡经营者比他们当年能获得更多信息,但更需要从庞杂的信息中去伪存真。“我们会观察门店定位,分析设备特性和盈利点,协助调教员工规范操作,偶然还会像督导员一样去探店,检查出品。”

Dan表示,咖啡是容易上瘾的饮品,连锁咖啡馆的存在其实是在为市场培养潜在顾客,唯有咖啡消费者的基数大了,独立咖啡馆才会有更大的生存空间。而后者要想突围,不能依靠价格战。他建议以社区咖啡馆为参考,建立自己的社群,让咖啡馆成为共情的地方,鼓励人们线下交流。“主理人需懂得聊天,让客人成为主角。”

Dan表示,现在开店不易,但只要能坚持下去,不断积累客户,小店也能成为地区招牌。如今在中山赫赫有名的咖啡馆,皆经过了时光的浸润。


HALO CAFE 的“皇家蓝”外观十分醒目。(摄影|张景天)


华侨公园里的荷里咖啡店。(摄影|张景天)


店员正在制作卡布奇诺。(摄影|张景天)


蒸鱼咖啡店。(摄影|张景天)


荷里咖啡店。(摄影|张景天)


云南产区的咖啡豆。(采访对象供图)


编辑 刘永盛   二审 明剑   三审 陈慧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