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 | (热点面对面)中山AI发展跑出加速度!政策红利开箱
栏目:推荐 来源: 记者 朱文佳 吴剑文 发布:2025-04-24

今年,市政府“一号文”印发了《中山市推进“人工智能+”产业创新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4月24日上午10点,市工信局党组书记、局长林伟强率队做客我台全媒体直播在线访谈节目“热点面对面”,为这份政策“工具箱”划重点,解锁万亿级产业的“中山攻略”。

这份由市工信局牵头研究制定的政策“工具箱”,聚焦人工智能产业发展,其中算力、数据、模型、算网等多项人工智能基础设施的扶持措施都是首次提出。政策支持人工智能关键技术攻关,布局具身智能机器人、低空经济、无人驾驶等未来产业,精准制定人工智能关联产业的招商图谱,围绕全产业链,大力引育处于产业链关键环节、拥有自主核心技术、高成长型的新势力企业,为中山产业转型升级注入新动能,培育壮大新的增长点。

中山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党组书记、局长林伟强:“这是中山市首部市级层面的人工智能政策,而且我们明确提出,要建成1个城市级的人工智能赋能中心,部署10个以上的行业应用模型,谋划3个人工智能产业的集聚园区,打造150个以上的人工智能示范项目。”

过去两年,中山先后以家电和灯饰照明两大优势传统产业入选广东省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城市试点,以智能家居行业入选国家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城市试点。借助“人工智能+”创新技术,中山接下来将继续探索传统产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路径,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

中山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党组成员、总经济师吴俊涛:“我们还会加大企业资金的支持力度,积极探索开展数字化项目的预奖补,对已签合同的数字化项目提前下达20%的奖补资金,降低企业的负担、增加企业投资的信心。”

这份政策文件还提出,依托人工智能赋能中心统筹全市的算力资源调度。

中山市工业和信息化局信息化与软件服务业科科长宫福林:“出台的这份《若干政策措施》中也提出了,到2027年,全市要部署不少于1000个节点的工业边端智算网络和50万个边缘AI一体机,支持开展数据资产交易、开放语料的共享,按照语料的共享情况、使用情况,对相关数据提供的溯源单位给予相应的奖励。”


编辑 付翊苗  二审 牛宇华  三审 杨沛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推荐阅读

古镇“工改”四年,600家企业搬“新家”
原创 20186人浏览   2025-09-16
尹念红当选中山市人民政府市长
原创 16919人浏览   2025-09-16
8月中山CPI同比下降0.7%
13639人浏览   2025-09-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