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3月28日)是“世界便秘日”,也是第十二个“中国便秘日”。现在,越来越多人关注到这个“难言之隐”,便秘有什么危害?应该如何改善呢?听听医生怎么说。
在市中医院开展的便秘日义诊活动现场,义诊专家说,随着饮食结构改变、生活节奏加快和社会心理因素的影响,现代都市人慢性便秘患病率正逐年上升。前来市中医院肛肠科就诊便秘患者中,大多数都是老人、小孩和妇女群体。
中山市中医院肛肠科主治医生佘哲:“便秘不单单是拉硬便,便秘的概念,一个就是大便干硬,大便次数减少,还有排便困难,排便不尽感,这些都是便秘的表现。”
佘哲医生说,便秘不仅会使人腹部胀满,时间久了,还可能会诱发肠道肿瘤,心脑血管疾病,以及一些焦虑,抑郁等方面的心理精神疾病。如果得不到及时治疗,长期拉硬便,还可能会出现一些肛门疾病,例如肛裂,痔疮等。
医生提醒,便秘期间,有些患者可能会自己去吃“通便药”,例如一些大黄类的药物,多数含有刺激性泻药成分,长期使用有可能会引发大肠黑变病。即使是一些开塞露之类的导泻剂,也只是在应急时使用,长期使用会导致病情加重。
医生建议,预防和改善便秘,每天的饮水量起码要达到1.5至2升,多增加一些膳食纤维丰富的食物,适量补充一些益生菌,例如酸奶、发酵食品或其他含益生菌的产品,都对维持肠道菌群平衡有积极作用。
佘哲:“同时,我们要增加运动,像慢跑、游泳,还有腹部的按摩,排便无力的患者,也可以多做一下凯格尔运动 ,这些也是有帮助的,因为只有你运动,肠子才会跟着动,你如果不动,肠子也会跟着你一样变懒。”
编辑 古淑雯 二审 牛宇华 三审 李紫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