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镇春季灯博会开幕,敞开的不仅是一扇中山灯饰照明产业通向国际市场的“窗口",更是整个灯饰照明行业携手提升知识产权护航高质量发展的一个重要平台。在灯博会期间,中山海关就把“知”法护航工作室搬到了展会现场,助力每一份外贸订单畅通出海“航道”。
在灯博会上,有一个特别的展台,虽然没有展出任何一款灯饰,却吸引了不少参会人士的脚步,这个就是中山海关在现场设置的“知”法护航工作室。
有参会的经销商说,现在灯饰产品的更新迭代速度不断加快,产品能否做出自己的专利特色,是他们能否拓宽市场的关键一步。
参会经销商陈先生:“我们做销售代理也考虑到这一块,开发新的产品,这个专利知识产权有保护,我们在市场上可以更好地销售。”
现场的参展企业说,一款独特新颖的灯具设计,凝聚着他们企业的心血和创意,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不仅是他们打开国际市场的“敲门砖”,更是他们立足的根本。中山海关直接在灯博会上开展相关咨询和现场解答,让他们和客户都清晰地了解如何在进出口贸易中保护好自己的知识产权,避免侵权风险,增强了整个行业开拓海外市场的信心。
中山海关方面一直以来不断增强知识产权海关保护工作的深度,例如通过“知”法护航工作室不断深化研究中山重点产业链,聚焦传统家电产业、灯饰及高端显示屏等行业,辅导产业链供应链优质企业围绕产业关键技术和核心专利申请海关知识产权保护备案,加强对从事贴牌生产企业的知识产权风险提示,推动产业集群化、高端化发展,树立“中国制造”良好海外形象。
中山海关驻民众办事处监控法制科副科长冯晓月:“我们不断推进资源整合,与中山灯饰知识产权快速维权中心紧密合作,在中心设立中山海关知识产权保护工作室,通过镇街前台接受咨询、海关专家后台答复的方式,引导知识产权权利人主动解决维权过程中举证难、周期长、成本高等问题。”
通过有效的关地协作模式,海关与灯饰快维中心从窗口咨询、案件协作、风险研判、信息通报等多方面开展深度合作,让企业的创新成果得到了及时有效的保护,净化了灯饰的市场环境,更有力地提升了整个产业的出海拓展步伐。
据海关统计,2024年中山市出口灯具、照明装置及其零件达175.3亿元,同比增长达9.1%。
编辑 付翊苗 二审 李紫昭 三审 苏文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