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中山市十件民生实事盘点④丨加快道路建设通车
栏目:推荐 来源:中山+ 记者 何淼 通讯员 赵小芬 李芷心 发布:2023-01-17
点击在线收听语音版

交通的发展反映着一个城市的变迁,也预示着城市的未来。近年来,中山利用“双区”建设契机,全力打造珠江西岸综合交通枢纽,不断加快道路交通建设,奋力实施交通大会战。2022年,市政府将“加快道路建设通车”纳入年度市十件民生实事之一重点推进,务求为广大群众带来更多通行便利。

被称为“中山情侣路”的滨海道路香海路效果图刷爆朋友圈,依托岐江河串联临水城镇街区的岐江道开工建设,一批瓶颈路顺利打通……一年来,我市加快道路建设,补齐交通基础设施短板,进一步提升群众生活水平。

建设岐江道 “扮靓”岐江河

岐江河是中山人的母亲河,是中山工商业以及本土文化的重要发源地,见证了中山的历史和繁荣。沿母亲河建设的岐江道沿线,自改革开放以来一度是中山经济社会发展最具活力、最有生机的区域。近年来,由于城市更新步伐滞后、道路交通建设不完善等原因,岐江道一带建筑老旧、交通不畅等问题日益严重,阻碍了沿线经济的发展和产业的转型升级。


岐江河是中山人的母亲河。 记者 余兆宇 摄 (中山日报资料图片)

建设中山碧道,打造生态活力滨水带。岐江道建设将作为焕发老城区活力的关键突破口,依托岐江河开展“三道一带”碧道建设,以滨水游径为载体,串联临水的城镇街区,途经火炬开发区、东区街道、石岐街道、南区街道、大涌镇、板芙镇、神湾镇、坦洲镇,全长15.5km,规划市政道路长约15.42km,慢行系统长约15.86km。该项目工期紧、任务重、涉及工程范围广,管线迁改压力大。市政府加强督导,科学统筹加快进度,减少扰民。施工单位针对关键节点制定科学合理的网络计划图,倒排工期,压实责任,全力加快施工进度。


岐江道(石岐段)建设工程项目征地拆迁。记者 易承乐 摄(中山日报资料图片)

建成后的岐江道将是一条民生通廊,实现了三道贯通,打造了包括漫步径、骑行径、跑步径的慢行系统,优化了双向四-六车道的市政道路,科学布局“吃、住、玩”一体化的中山新地标沿线,为市民生活提供了便利。岐江道更将是一条文化通廊,它依托中山母亲河岐江河,传承“香山文化”,引领“新香山文化”,设置了景观带线性串联沿途人工湖、步行街、兴中广场、龙舟公园等重要节点,充分激活中山旧城活力,既实现了现有文化特色节点的贯通和激活,也通过创新创造建设了众多体现生态环保、绿色低碳的新文化节点。每一处,都生动展示未来岐江沿岸的功能布局和生态美景,让城市持续焕发生机与活力。

岐江道的建设构建了展现中山现代城市建设成果、历史文化特色与岭南田园水乡生态的景观游憩廊道,是优化提升城市环境品质、把中山建设成为粤港澳大湾区宜居精品城市、全国改革先锋示范城市的关键环节。将有助于大幅提升通行效率,进一步提高群众的生活品质。

“中山情侣路”动工建设

长堤、礁石、海滩等滨海风景魅力元素,骑行、漫步、水上运动……作为中山首条园林景观式滨海公路,香海路的效果图和项目介绍,给人以无限憧憬。


翠亨新区香海路。记者 文波 摄(中山日报资料图片)

2022年3月1日,香海路北段道路工程项目正式动工建设。香海路北段与规划岐江道无缝对接,将会继续向南延伸与珠海情侣路连接,形成一条全新的“湾西情侣路”,全长约20km。香海路将设五个节点,其中包括横门渔港段、湿地生态段、乐活环屿段、环聚香湾段和海岸生活段。香海路北段横门段依托横门渔港片区,是横门出海游景点的必经之道。“横门渔港是中山一个特色旅游景点,我们将把横门渔港打造成香海路北段的特色节点。”翠亨新区相关负责人表示,将横门渔港打造为极具港口文化的特色文化街区,联动渔业文化馆、博物馆等,逐步形成片区综合性文化地标,挖掘承载渔港记忆的元素,整合丰富文化资源,凸显滨海景观特色。

建成后的香海路不仅是一条滨海公路,而是承载湾区宜居生活、塑造中山城市名片的世界级滨海景观走廊,也是一幅秒回岭南自然山水、香山人文活力的珠江西岸风景画卷。


香海路北段工程开工建设。记者 缪晓剑 摄(中山日报资料图片)

2022年12月14日上午,位于南朗街道横门社区附近的香海路北段工地机器声轰鸣,建筑施工人员正冒着细雨,逐一钻孔取样,检验道路桩基础的质量。“自开工以来,香海路北段工程累计完成总工程量的43.98%,正在推进软基处理的工作。”翠亨新区相关负责人透露。

多条道路通车还路于民

“自从105国道南段通车后,南区、板芙等沿线路段通畅多了。”每天上下班都经过105国道的市民樊先生表示。2022年6月15日,国道G105南线(沙朗至古鹤段建成通车)完工通车,樊先生的上班路线多了一个选择,路上也顺畅许多。

“古镇快线通车后,城区至古镇的车程节省15至20分钟。”2022年4月28日,古镇快线完工通车,家住中心城区的李小姐表示,现在每天早上开车去古镇镇上班,再也不用那么早出门了。


古镇快线于2022年4月28日实现项目全线通车。 记者 文波 摄(中山日报资料图片)

古镇快线采用“大兵团作战”的模式,充分利用黄金施工期,比原计划提前一个月完成年度任务目标。

“我们结合全市整体交通规划,全力推进青溪路道路项目的提升改造,进一步优化、完善我市交通网络体系,提档升级城市主动脉,优化发展环境。”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相关负责人表示,青溪路(莲员西路至康华路段)于2022年7月底建设完工,在进一步提升了道路的交通通行能力的同时,保留了该路段沿路大叶榕这一绿化景观,留住了城市记忆。

路网连民心,无言树丰碑。随着道路建设加快推进,部分道路提前通车,实现了还路于民,既缓解了区域交通压力、降低了群众的出行成本,又进一步完善了中山的交通体系建设。

打通“瓶颈路”便利群众出行

2022年年底,位于东区金钟湖片区的2号路工程(新安路、翰林路、博文路)具备了通车条件。这3条路北侧连接兴文路,南侧连接沙石路,中间与东苑南路衔接,全长约3.33千米,是金钟湖片区规划路网的组成部分。通车后,将有效改善金钟湖公园、儿童公园、气象公园等周边的交通环境。


金钟湖片区“2号路工程”路段。通讯员供图(中山日报资料图片)

“公园周边的交通、停车配套越来越完善,节假日逛公园不用再担心拥堵、停车难的问题。”市民吴先生感叹金钟湖公园群周边的变化。每逢节假日,游览市民剧增,金钟湖公园群片区道路拥堵的问题凸显。随着新安路、翰林路、博文路开通,市民出入金钟湖公园、儿童公园、气象公园更加便利。


市民在金钟湖公园游玩。 记者 余兆宇 摄 (中山日报图片)

市政府持续推进“瓶颈路”建设,进一步畅通城市微循环。截至2022年底,西区广丰工业大道至港口段道路、南区芙中路(北支线)、港隆路工程(裕福南路至广丰工业大道段)、沙溪镇隆盛路二期(涌头段)等一批“瓶颈路”均实现年度目标任务,为周边群众便利出行创造了条件。

【统筹】隋胜伟

往期回顾↓↓

2022年中山市十件民生实事盘点③丨大力整治改善水环境

2022年中山市十件民生实事盘点②丨加强技能培训及就业支持

2022年中山十件民生实事盘点①丨超额完成任务!中山新增规范化幼儿园学位7910个


编辑 蓝运良  二审 陈彦  三审 岳才瑛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