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政观察 | 一天两场国家级新闻发布会,这样评价深圳前海
栏目:推荐 来源:深政观察 发布:2022-09-20

今天,两场国家级新闻发布会备受关注。

9月20日,中共中央宣传部举行“中国这十年”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的第34场,介绍党的十八大以来“一国两制”在港澳的成功实践。

同样在今天,国家发改委举行专题新闻发布会,介绍党的十八大以来,区域协调发展取得的进展成效有关情况。 小政注意到,这两场立足全国的发布会都提到了深圳及前海在国家战略中发挥的作用。粤港澳大湾区的建设成果离不开深港合作及前海等重大合作平台的建设,大湾区也成为深圳和前海发展的重要背景。

国务院港澳事务办公室:
前海统筹“物理扩区”和“政策扩区”

在“中国这十年”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的第34场中,国务院港澳事务办公室副主任黄柳权在介绍香港、澳门加快融入国家发展大局时表示: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取得重要阶段性成果,广深港高铁、港珠澳大桥和多个口岸相继建成开通,横琴、前海、南沙等重大合作平台建设加快推进,内地与港澳规则衔接、机制对接不断深化,生产要素跨境流动更加快捷,便利港澳居民在内地发展的政策措施持续完善。

在回答记者针对高质量建设粤港澳大湾区方面的提问时,黄柳权多次提到深圳及前海在其中发挥的作用:

2019年,党中央、国务院印发了《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纲要》已经实施三年了,在中央各有关部门和粤港澳三地的共同努力下,大湾区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

一是重大合作平台建设加速推进。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创新共商共建共管共享新体制,制定12类规则衔接机制对接路径;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统筹“物理扩区”和“政策扩区”;南沙粤港澳全面合作示范区功能日益完善,已经落户港澳企业近3000家。


▲深圳特区报记者 何龙 摄

二是国际科创中心建设稳步推进。以广深港、广珠澳科创走廊和深圳河套、珠海横琴创新极点为主体的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框架基本建立。我们叫做“两廊”“两点”。大湾区院士联盟在香港成立。香港、澳门在脑科学、智慧城市、物联网等特色和优势领域的20家国家重点实验室与内地合作不断深化。

三是港澳与内地互联互通取得新突破。大湾区世界级机场群、港口群、新型基础设施体系加快构建,广深港高铁、港珠澳大桥建成通车,“轨道上的大湾区”建设持续推进,湾区主要城市间基本实现1小时通达。人员、车辆、货物、资金等要素跨境流动更加高效便捷,莲塘/香园围口岸、新横琴口岸、青茂口岸相继开通,“一地两检”“合作查验、一次放行”等便利通关模式落地实施。

四是便利港澳居民在内地发展的政策措施持续完善。港澳与内地在专业领域的资格互认范围逐步扩大,港澳青年在内地就业创业和交流交往的支持政策更加完善,在内地养老和参加社保更加便利,港澳居民在内地生活的服务保障体系更趋完备。

他表示,下一步,中央有关部门将继续支持港澳发挥独特优势,在加快推动大湾区国际科创中心建设、大湾区市场一体化发展、粤港澳重大合作平台建设等方面,继续推出更多有力举措。


▲深圳特区报记者 何龙 摄

国家发改委:
前海合作区开发开放取得重要阶段性成果

在国家发改委举行的专题新闻发布会上,国家发改委地区司司长肖渭明回答了深圳特区报记者提问,他表示,一年来,在各有关方面的共同努力下,横琴、前海开发建设取得积极进展,方案明确的重点任务正在有序落实。

他指出,习近平总书记对横琴和前海寄予厚望,先后4次赴横琴考察、3次到前海调研,发表系列重要讲话,作出系列重要指示批示。2021年9月,党中央、国务院先后公布了《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建设总体方案》和《全面深化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改革开放方案》,对横琴和前海改革开放作出了全面部署。

关于横琴合作区,他介绍说,有关方面认真落实《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建设总体方案》,牢牢把握服务澳门、推动琴澳一体化的发展要求,加快布局促进澳门经济适度多元发展产业体系,进一步深化粤澳民生领域合作,不断完善粤澳共商共建共管的体制机制,推动合作区建设实现良好开局、稳健起步。

关于前海合作区,肖渭明介绍说,有关方面认真落实《全面深化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改革开放方案》,紧紧抓住“扩区”和“改革开放”两个重点,不断密切对港合作交流,加快打造全面深化改革创新试验平台,稳步建设高水平对外开放门户枢纽,推动合作区开发开放取得重要阶段性成果。


▲深圳特区报记者 何龙 摄

对港合作方面,联动香港设立“深港合作专班”,出台人才、金融等一系列政策举措,支持香港优势产业发展。加快探索行政区与经济区适度分离下的管理体制,进一步发挥扩区规模效应,拓宽深港合作发展空间。今年上半年,前海实际使用港资33.22亿美元,占实际使用外资的94%,同比增长23.6%。

深化改革方面,不断加大现代服务业发展制度创新力度,推动全国首批本外币合一银行账户试点、跨国公司本外币一体化资金池业务试点及大湾区首批“跨境理财通”业务落地实施。

对外开放方面,加快打造“一带一路”贸易组合港,跨境贸易大数据服务平台获批建设,面向港澳的跨境服务贸易负面清单抓紧制定,金融、建筑等领域进一步对港澳扩大开放。

“在重大合作平台的引领带动下,大湾区建设实施五年来取得了明显成效,站在了新的更高起点上。”肖渭明说。

一是“1+N”规划政策体系逐步构建。各有关部门和地方先后出台了一批专项规划、实施方案,涵盖基础设施、财政、商务、金融、科技、教育、文化和旅游等多个领域,制定实施一批便利港澳居民在内地生活发展的政策措施,逐步搭建起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四梁八柱”。

二是国际科创中心建设稳步推进。以广深港、广珠澳科创走廊和河套、横琴创新极点为主体的“两廊两点”架构体系不断完善,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先行启动区深圳光明科学城、东莞松山湖科学城加快建设,东莞散裂中子源等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陆续建成运营,鹏城实验室、广州国家实验室、粤港澳联合实验室以及珠海澳大科技研究院等科创平台支撑作用不断增强。

三是市场一体化水平明显提升。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提速提质,大湾区世界级机场群布局进一步完善,“轨道上的大湾区”加快形成,粤港澳职业资格认可范围不断拓展,“湾区通”工程深入推进,“跨境理财通”等试点运行良好。

四是港澳居民在内地生活发展更加便利。定向招录港澳籍公务员政策落地,“1+12+N”港澳青年创新创业基地体系建成,持续孵化一批港澳项目、吸纳一批港澳青年就业。香港科技大学(广州)、香港城市大学(东莞)等粤港澳合作办学项目加快推进,“港澳药械通”政策落地实施,港澳居民在内地参加社会保险更加便利,在广东参保人数超过28万人次。

肖渭明说,下一步,我们将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和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领导小组工作安排,认真履行领导小组办公室职责,与有关方面一道,以重大合作平台为引领,以推动规则衔接、机制对接为己任,积极有序推进大湾区建设,全力打造国际一流湾区和高质量发展典范。

(原标题《一天两场国家级新闻发布会,这样评价前海》)


编辑 唐益  审核 陈浩勤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