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前方丨“中山一切平安”背后的66小时
栏目:推荐 来源:中山+ 记者 颜子怡 发布:2025-09-25

9月25日0时30分,在全省视频会议上,市委书记郭文海郑重向省委、省政府汇报:“中山一切平安。”简短的六个字背后,是接连几天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高位统筹下,全市上下团结一心的坚守与奋战。

自中山9月22日12时启动防风Ⅳ级应急响应,到9月25日6时起结束防汛(防暴雨)和防风应急响应,66个小时里,中山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防汛救灾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落实省委、省政府部署要求,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坚决把保障人员安全放在第一位,形成全市抗击台风的强大合力。

风雨未来已绸缪

风雨无情,防线必须筑在风雨之前。

早在9月19日的全省防台风工作视频会议,经过研判分析,便明确指出台风防御的严峻形势。9月21日,广东气象部门提醒,需提前做好巨灾防御准备,市委市政府第一时间意识到,台风“米娜”之后的“桦加沙”,强度大、影响范围广,必须提前行动,以“严”的态度、“实”的举措,做好万全准备。

923日上午8点,南朗街道龙穴村组织村民装袋沙包,做好台风防御。记者 盖刘宝 摄

9月22日,在组织收看全省抗击18号台风工作会议后,全市会议随即召开,一个指示被传达至各镇街、村居——立足最不利的情况,采取最有力的措施,努力实现“不死人、少伤人、少损失”。在市委、市政府的指挥下,全市上下闻令而动。9月22日当天,全市561艘在册渔船已全部安全回港避风,904艘外省市避风渔船及2293名船员尽数上岸。与此同时,针对树木、村民自建房、广告牌、桥梁隧道、路灯、在建工地等户外设施的加固和检查也在马不停蹄地开展。深中跨市公交专线、市内公交线路动态调整,生活物资保供应等工作有序开展。

9月23日的中山,风平浪静,空气湿热,此时的南海东北部,被称为西北太平洋“风王”的“桦加沙”正悄然向广东沿海逼近,预计9月24日凌晨,中山将进入十级风圈。短暂的平静,正是风雨欲来的前兆,稍有疏忽,则可能带来不可预估的风险。

在9月23日上午主持召开全市防台风视频工作会议后,郭文海到神湾镇、坦洲镇等受灾风险较高的南部镇街,深入一线督导检查台风防御工作。“人的生命是最宝贵的。”在实地检查时,郭文海嘱托干部,要切实做到应转尽转、应转早转、应转快转,不漏一户、不落一人。当日,市长尹念红接连深入在建工地、渔港码头、易涝点、市气象局、应急避难所等一线,对各项安全防范措施进行再检查再落实。

此时,在市委书记和市长的督导下,市镇村三级体系全面运行,查漏补缺、检查值班值守,抢在台风来临前的窗口期,人员转移安置、“五停”检查等工作有序完成。

24小时攻坚破难

连日来,市三防办指挥中心灯火通明。

924日上午,在组织收听收看全省防台风工作视频调度会议后,市委书记郭文海紧接着主持召开全市视频调度会议。记者 夏升权 摄

自9月23日18时防风应急响应被提升至Ⅰ级起,至9月24日17时30分调整为Ⅲ级,24个小时里,郭文海两度主持召开全市视频调度会议,直奔问题,高效解决。深夜,面对即将到来的十级风圈,指挥中心还传来他对具体工作的部署,一次次的强调,是在确保“不漏一户、不落一人”。尹念红全程坐镇指挥中心,第一时间掌握全市风情雨情潮情和镇街实况,多次响应调度一线防台风需求,用高效的统筹应对电力保障、群众安置等工作。这一天,全市近1.9万名防汛人员昼夜值守,近4千名救援力量前置重点镇街,为人民的安全筑起一道坚实屏障。

9月23日下午,市委书记郭文海在坦洲地质灾害点督导检查台风“桦加沙”防御工作。记者 夏升权 摄

9月24日下午的调度会上,东凤镇传来讯息,因台风造成高压线路故障,无法供电,河道排水的泵站不能正常运行,如果后续暴雨来临,将影响解决内涝的速度。同时,三乡镇也发出协调请求,经过排查,有八到九处低压电线线路损坏,涉及近50户居民用电。尹念红当即协调市水务局、市供电局,要求给出解决方案,在保障抢险人员安全的前提下尽快解决。在会议结束前,抢险人员赶往一线,顺利解决东凤镇泵站供电问题,成功化解内涝排水风险。当天,三乡镇的电线问题也得到妥善处置。

这样的“问题速解”场景,在台风影响期间不断上演。中心城区树木倒伏,部分道路交通受阻,市属园林绿化领域各作业单位及时清障;地下水管受损,中山公用工程有限公司给水分公司维修人员紧急修复;临产孕妇情况危急,产科医护人员迅速集结,带上急救设备和接生包立即乘救护车出发……“马上办、立刻干”的效率,正是市委、市政府高效指挥下,各部门协同作战的生动写照。

台风过后有序重启

25日近1时,刚开完全省视频会议,郭文海快速部署台风过后的工作,要求各镇街注意防范次生灾害,继续推进疫情防控工作,并强调复工复产抓经济。有序防控换来来之不易的防台风成果,9月25日6时起,中山结束防汛(防暴雨)和防风应急响应。台风“桦加沙”渐渐远去,短暂的凉爽天气里,各行各业恢复了生产秩序,城市也重回往日生机。

市园林中心作业人员清理倒伏树木。记者 余兆宇 摄

一组令人安心的数据,印证着“一切平安”的答卷:全市共转移安置9万余名群众,338个安置点给前来躲避风雨的群众带来浓浓暖意。全市无人员伤亡报告,大部分路段的倒伏树木已清理完毕,供电、供水、燃气等民生保障设施正常运行,实现“零死亡、少损失”的目标。

“一切平安”的背后,是提前部署的智慧,是昼夜坚守的担当,更是对每一位市民的用心守护。正是因为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高效调度,才能在台风来袭时从容应对;正是因为各级各部门心系群众、务实作为,才能在风雨过后快速重启,让城市迅速回到正常的生活轨道上;正是因为全市人民信任组织、充分配合,自觉遵守“五停”要求,才能凝聚起抗击台风的强大合力。

风过雨歇,井然有序的中山还将续写更多温暖的故事。一场考验,也再次印证——唯有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才能在各种考验面前,交出让群众满意的答卷。

【统筹】隋胜伟 

编辑  何淼  二审  曾淑花  三审  吴森林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推荐阅读

直播|抗击超强台风“桦加沙”
31233人浏览   2025-09-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