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一条街,到一座城
栏目:推荐 来源: 石岐发布 发布:2025-09-22

 

 

 

 

一条路,承载一座城的记忆;

一条街,诉说百年时代的变迁。

 

 

漫步在孙文西路步行街,仿佛穿越时光隧道。南洋风格的骑楼、精致的木雕灰塑、古色古香的招牌......每一处细节都在诉说着香山古城的往昔辉煌。这条被称为“中山第一路”的百年老街,历经数月精心改造,将于国庆前夕焕新归来,以更加璀璨的姿态迎接八方来客。

 

 

01

百年风雨,见证时代变迁

 

孙文西路的故事始于宋代。当时岐江河岸位于烟墩山下,滨岸贸易初具雏形。至南宋绍兴二十二年(1152年)香山立县,这里逐渐形成了被称为“西门外街”的繁华商圈,也就是孙文西路的雏形。

 

著名的“十八间”商铺就汇聚在这里,100年前这里就出现了布匹、中药等各类型商铺,孙中山先生曾在这里开设“中西药局”。

 

1925年,为纪念孙中山先生,这条马路改称为“孙文路”,其西段就是现今的孙文西路。当时这里人流密集、商贾云集,本地商户、港澳贸易集团和一批华侨纷纷在此投资开设商号。

 

福寿堂药堂、大有益药堂等传统行业代表商号,汇丰百货、永安百货、思豪大酒店、香山银行等新业态机构齐聚孙文西,构建出一个繁华、高端的新式商业空间。

 

(图源:KaJun-Kwok)

 

 

 

 

 

02

南洋风情,造就建筑艺术

 

孙文西路步行街两侧的低层建筑风格是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欧式殖民地风格建筑与岭南骑楼建筑的混合,建筑学上称为“南洋风格建筑”,至今保存完好。

 

 

整条街融合了中西方古典建筑造型,至今还幸存着精湛木雕、灰塑等中西合璧建筑物体。弯曲自然的商业街,舒适怡人的外部空间尺度,南洋风格的骑楼,整个街区外部空间与功能有机结合。

 

 

这些建筑不仅记载着中山城区的形成和各个发展阶段,更凝聚着中山市数十万海外侨胞的乡情,既颇具历史文化欣赏价值,又有纪念和爱国教育意义。

 

 

 

 

 

03

改造重生,重塑历史风貌

 

孙文西路步行街历经岁月沉淀,不仅见证了城市的发展变迁,更承载着一代又一代人的情感寄托。为保护这一历史建筑群,重塑孙文西路悠久繁华的容貌,中山市政府于1997年8月20日开始分两期对孙文西路进行施工改造,至1998年9月19日全面竣工,将孙文西路更名为孙文西路文化旅游步行街

 

2022年,中山市正式启动香山古城保护活化工作,并将其作为推进文化兴城的重点项目,以孙文西路文化旅游步行街为轴,以绣花功夫精心修复步行街历史风貌,重新续写古城新篇章。

石岐街道主动作为,在广泛听取各方意见和充分研究论证后,周密制定了“示范先行,先北后南,分段推进”的施工方案,采用以“小单元、渐进式、微改造”的模式大力推动香山古城保护活化工作,自2024年3月份动工以来,6个月完成东段示范段、68天完成主街管网改造、75天完成北侧骑廊修缮,即将在国庆前完成施工工作。

(图源:KaJun-Kwok)

改造活化已成功打造了香山剧场、中山百货、工商银行、电信大楼等标志性网红地标。采用微改造的“绣花”功夫对文物和历史建筑进行修缮,最大限度保护街区原有的风貌,此次开街后,民国灯影花、福寿堂雕花门楣、四方古井、“石岐旅店”招牌、丝缝青砖、射击弹孔一批珍贵的历史印记也得以“重现天日”。

 

 

 

 

04

创新空间,古城焕新蝶变

 

孙文西的改造,不仅是简单的翻新,还进行了街巷重构,创新了空间载体。充分利用空间架构,活化烟墩山脚的闲置空间改造为香山剧场;拆掉旧危建筑,打造文书广场、庆隆广场,为游客和市民提供更多休闲空间;利用地面高低差打造层级平台、露天舞台、景观阶梯连廊,联通主街、背街小巷和山体,使其互相借景、相映成趣,推动各网红打卡点串联成珠,打造全新的“香山会客厅”。

同步实施的还有亮化工程,除了前期已惊艳亮相的香山剧场,大庙下广场等点位也会精心设计灯光照明和全息投影,让市民游客抬头就能看见骑楼建筑精美的工艺细节,形成烟火升腾的不夜之城,充分展现古城的“夜魅力”。

后期还将开展香山古城二三期项目,对背街小巷及山上空间进行规划设计,实施连片开发活化,同时,古城周边道路优化和老旧小区改造升级工作也在持续开展中,以孙文西路步行街为轴,向周边辐射带动,推动整体焕新,把香山古城打造成最聚纳人气的地方,真正实现从一条街到一座城。

 

 

 

 

 

05

文旅融合,业态“腾笼换鸟”

 

作为国家级旅游休闲街区、中山国际华侨文化交流基地,孙文西路步行街的商业价值绝对不容小觑。而让百年老街焕发生机活力的关键,在于业态

与工程建设同步开展得如火如荼的是招商工作,近两年,石岐抢抓深中通道通车机遇,持续释放香山古城招商合作信息,不断争取特色业态主理人加盟街区。此次孙文西路步行街改造活化,系统完善了消防、排污、排水、电力、卫生等基础设施,打通了困扰多年的招商“堵点”,届时,孙文西路步行街将以更加开放的姿态,迎接餐饮、文创、非遗、老字号、文化类等优质业态的入驻,为市民与游客提供更加丰富多元的购物与休闲体验。

目前,中草药香囊、茶仙逸、四囍咖啡、水晶店等新潮业态已相继入驻,孙奇珍茶楼、南成行南洋餐厅、骨雕及刺绣工作室等饮食文化、非遗文化新业态也即将同“开街”一起面向八方游客。

(图源:部分入驻意向图)

为打造文旅融合的活力古城,近两年,石岐街道在文旅活动和宣传发动方面持续发力,于节假日在孙文西路步行街举办多场高水平文旅盛会,推出精品旅游打卡路线,吸引了八方来客感受古城的魅力;打造全媒体宣传矩阵,推动了孙文西路步行街17次登上央视报道,打造成集文化、旅游、商业为一体的大湾区人文地标,助力中山走红文旅出圈。今年以来,孙文西路历史文化街区客流量超600万人次,重现近二三十年未见的活力。

(图源:小红书ID徐一枫)

一条孙文西,半部中山史。从昔日的繁华商埠到今日的文化地标,孙文西路走过百年岁月,见证了时代的变迁,也记录着这座城市商业文明的演进轨迹。

 

这个国庆,让我们相约孙文西,漫步在修葺一新的骑楼长廊下,感受历史与现代的碰撞交融,共同见证这条百年老街的华丽蜕变。

 

在这里,从一条街,读懂一座城。

 

 

 

 

 

 

图片

中山石岐发布编辑部

编辑:郑伊从、黄丽雅
统筹:胡天娇
编审:李艺芹
总编辑:李家新
源:石岐街道宣教办(文/胡天娇)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