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六点,“左步市场”如常营业,为当地居民带来新鲜食材。旁边,村民光哥的“食左味”正供应着热气腾腾的早餐。九点左右,原先摆满鲜肉的长桌已是空空如也,“市场”荡然无存。买完菜的梁淑英返回“猪肉档”旁的“得左”餐厅上班;隔壁Hellobao的Liza正在生火,为窑烤面包做准备。而它们的“邻居”四囍咖啡内,第一位顾客小玮享用着她的醒神咖啡,准备开启左步半日游。
在乡村旅游的“舞台”上,美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这个夏天,在“广东省文化和旅游特色村”南朗左步村,三大“网红”入驻原流动农贸市场位置,给乡村美食增添新热点。记者实地调研发现,这部“市场变形记”背后,隐藏着一场精心策划。


三大“网红”进驻“市场”改头换面
丑萌的拉布布向你招手,可爱的Hello Kitty正在“看炉“,玻璃上的爱心堆砌出最佳打卡位……倘若不是隔壁还保留着两张“猪肉台“,初来乍到的游客很难知晓,这里原是“左步市场“所在。
左步村党支部委员孙玮翔介绍,这块建筑面积约270平方米的地段处于村内黄金位置——面向村口,毗邻稻田、风水塘、篮球场和左步人文历史展馆,之前为村民经营的小吃店,店面简陋杂乱。去年10月,它被纳入农房风貌提升项目。重新招商时,村委有意引入高端业态,丰富餐饮种类,打造文旅示范点。“但为了方便村民买菜,我们向进驻商户提出了保留两张‘猪肉台’的条件,于是便有了现在的呈现。”
“当时我们正要给新店选址,来到这里,我们一眼就相中了。”阮嘉辉是南朗苏氏云吞的第四代传承人,其家族经营的餐饮品牌包括“大家乐”“崖口人家”等多个本土老字号。“90后”的他和一群志同道合的年轻人,希望在传承传统美食的基础上延伸出新的口味。他们将祖传云吞搭配东南亚风味的叻沙,孵化出“得左”。阮嘉辉说,看中左步,也是因为当地人文历史底蕴深厚和项目的地段优势。
在他们的联动下,孙文路的四囍咖啡、曹边村的Hellobao、祖传四代的苏氏云吞,这些中山美食榜单的“必吃”项目,若以特种兵方式逐一打卡,按线上地图的自驾路线,食客至少需要一个小时的车程。但现在来左步,美味“三重奏”尽在一步之遥。
因为是共创经营,三间店的空间相互贯通。而它们与村内其他餐饮项目,则在供应时间、目标客户和食品风格上形成错位。
“考虑到隔壁食左味在售汤云吞,我们的祖传云吞也改作干捞了。”阮嘉辉曾在香港学习酒店管理,熟谙业态控制、市场细分之道。

退休村民家门口再就业
咖啡馆等城市餐饮在乡村的运作难题之一便是日常顾客较少。幸运的是,这三间店虽主打游客生意,但因为离马鞍岛仅十五分钟车程,平时也能吸引不少在那边工作的白领前来消费。为优化营商环境,该村给出顾客消费一元、减免三小时的停车费优惠,在线下交通指引和“漫步左步”小程序中推荐商户,并协助清理楼顶杂物、解决建筑漏水问题。 孙玮翔透露,左步正在探讨通过乡村治理积分制,鼓励村民参与门前三包和志愿活动获得积分,兑换商家消费券,以此拉动本地日常消费。
在“百千万工程”引领下,不少原本外出打工的村民也回流本村创业或在家门口就业。“工作更方便了,我们这三间店,平时还可以让大家叹下冷气。” 62岁的“得左”后厨员工梁淑英便是其中之一。她自豪地介绍,左步村有阮玲玉、方成故居,是孙中山的祖居地。“我们村是越来越靓了,周末游客真不少。”
据悉,南朗正大力推介文旅资源,着力构建"一核一枢三廊四区"全域旅游新格局,其中就包括左步—冲口名人文化深度体验区。 “左步市场”旁的网红店,也是新鲜故事的发生地——6月,香港明星林敏骢等人来做演唱会宣传;村妇联计划结合窑烤面包,举办烘焙课堂……它们给当地文旅带来流量,也在悄然丰富着村民的生活体验。

编辑:叶紫潇 副总编辑:林锦玲 总编审:梁智昌 信息来源:中山+ 投稿邮箱:3862758436@qq.com(欢迎大家积极投稿,投稿请附上联系方式) (推文素材如有内容、版权等问题,请与编辑联系,以便支付稿酬。转载“翠亨新区”公众号原创内容,请联系编辑取得书面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