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城市的版图里
菜市场不只是交易场所
更是承载生活百态的容器




东区街道的菜市场
不仅敞亮舒适有腔调
还是美食的藏身地
看似“混搭”的新潮单品频现身影
地道老味道依旧便利可寻
一起去解锁东区街道菜市场的美味吧
???
PART 1
库充市场:
从早餐吃到宵夜




库充市场是不少东区人日常采购的首选之地,这里菜品种类丰富,海鲜一条街生猛实惠、烧腊街飘香四溢,约有200个经营摊位,不仅保留买菜百货功能,更有裁缝铺、配钥匙铺等带来便利。

市场里,汇聚了各种中山特色小吃的摊位备受青睐,金黄饱满的现炸鱼饼、可甜可咸的茶果、弹牙软糯的栾樨饼、馅料丰富的金吒、角仔、芦兜粽,除了传统的马蹄糕、红豆糕,还有创新水果口味的千层糕等等,摊主们坚持每日手工制作,味道绝不含糊。








市场周边同样是街坊的宝藏觅食地,光是正餐就有多种选择。皮薄如蝉翼、晶莹剔透的肠粉,明火瓦煲、现点现做的广式煲仔饭,裹满肉香的粉面,就连简单喝个粥也有眼花缭乱的搭配......



便宜又大碗的糖水铺则是附近街坊下午茶的首选。推开门便能看见一锅锅糖水整齐排放,老板会热情介绍当日的新鲜出炉,糖水种类除了保留传统的粤式口味,还结合了一些港式甜品的特点,单价基本都在个位数。



宵夜不如来喝个汤吧。市场附近这家老火靓汤,沿用了传统的瓦煲煨汤,用料扎实,香味扑鼻。十多款不同类型的汤可供选择,火候掌握得刚刚好,保留着食材的原汁原味。一碗汤一份捞面,就是深夜最好的慰藉。



PART 2
竹苑市场:
美食老字号齐聚


竹苑市场不仅是买菜的地方,还是体验城市文化的窗口。市场内设有民俗文化街,红墙黛瓦,记录着中山从过去到现在的变迁;角落摆放的旧农具、老物件,勾起不少东区人的童年回忆,喧闹的市场烟火与古朴的民俗气息交融,走进这里仿佛切换到了“慢时光”模式。





竹苑市场周围则是“老字号”最多的地方,凭借一口地道味道成了无数市民朋友戒不掉的“心头好”。

开了40年的面馆,爽滑无渣牛肉面、瑶柱鲜虾大云吞是他们家的招牌;从小吃到大的兰州拉面分量依旧实在,门口还有师傅正挥舞着滋滋作响的羊肉串;想不到吃什么就会来这里“斩料加餸”的烧腊店飘香四溢......更有传承几代人的甜品店、面包店等等,构成了东区街道的 “味觉地标”。


PART 3
三溪市场:
烟火气的网红店


三溪市场则是把菜市场美学发挥得淋漓尽致。抬头望去,每个摊位上方“红、绿、蓝、黄”四种颜色灯牌与“肉蔬鲜”的黑色手写字体标识相融合,划分区域同时让整个空间显得大气美观,还有各类标语设计赋予了市场独特的鲜活魅力,让逛市场变成生活中另外一种“一步一景、一步一体验”。




如此新潮的菜市场吸引了不少年轻人前来创业,老业态与新潮流相互碰撞,比如入驻的咖啡店,在烟火气中找到立足之地,还有占据了美食排行榜前列的网红粥店,成为居民与年轻人都爱去的地方。




中山吃鸽子、濑粉的热门店也收藏在三溪市场对面,不少食客慕名前来。红烧乳鸽、盐焗乳鸽皮脆肉多汁;浓郁米味的濑粉韧劲十足,搭配烧味、边肉、牛腩等肉类锦上添花,是十分纯正地道的中山味道。



东区街道的菜市场充满市井气息
浓缩了人间烟火气
它宽厚地拥抱每一个来客
同时也有许多宝藏等你去挖掘
欢迎大家评论区晒图
一起分享菜市场还有什么美食吧
编辑:黄尧婕、神韵
责编:黄梓珊
执行总编辑:陈丽芳
总编辑:佘航
素材来源:东区街道宣传和教体文旅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