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手艺人郑慧媛坚守传统手艺20多年,手工灯笼焕发新光彩
栏目:推荐 来源:中山+ 记者 余晓霖 实习生邓梓瑶 发布:2024-09-18

中秋佳节,各式各样的灯笼增加了浓浓的节日氛围。兔子灯笼、龙灯笼、车型灯笼……让人眼花缭乱。灯笼分为两大类:手工灯笼和机制灯笼,手工灯笼可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部分哦!
 

20多年坚持手工灯笼制作

在白水井大街,有一位制作手工灯笼20多年的非遗手艺人,她叫郑慧媛。在她的店里,挂着各色各样的手工灯笼,有纸质八角灯笼、玻璃纸灯笼,也有月饼型、兔子型、坦克型等不同形状、不同颜色的手工灯笼。这些琳琅满目、造型别致的灯笼,吸引着过往市民的眼球。

郑慧媛展示制作的手工灯笼。拍摄  缪晓剑

“做手工灯笼挺辛苦的。如果不是兴趣所在,真的很难坚持下来。”郑慧媛说,最初,她因为买不到自己想要的灯笼,便开始动手制作。通过不断学习和实践,她从一个新手“小白”变成了灯笼制作的高手。一开始,她做一个八角灯笼需要好几天,现在仅需几个小时。制作手工灯笼费时费力,但凭借着一腔热爱,她坚持了20多年。

传统和创新融合让灯笼更美

郑慧媛在制作灯笼方面,坚守旧手艺老习俗,但又不断更新思维、创新花样。在制作手工灯笼20多年里,她不断把自己的新想法新创意融入灯笼的制作中。每年,她都会在造型和材质上做一些新尝试,比如她特别创作的月饼灯笼,既保留了传统韵味,又增添了现代元素,让小朋友们十分喜爱。


编辑 林燕英   二审 江泽丰   三审 查九星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