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书丨他们血溅战场,披荆斩棘,为了今天的我们
栏目:推荐 来源: 发布:2021-07-16

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红色题材出版物受到社会广泛关注。近年来,中山出版界也涌现出一批反映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的著作。在此,我们邀请多位本土作家选出以下红色书单。

英雄无畏,岁月有痕,字里行间,他们的精神熠熠生辉。


 【↓↓↓】点击音频听故事:
首位血溅中山抗日战场的共产党员
(选自《孙康与横门保卫战——一位坚定革命者的成长历程》)



丨“何为英雄”的生动注脚丨

《五桂山儿女英雄传》
曲辰 著
广东人民出版社

此书根据老战士的革命回忆录和亲历者口述历史,描绘了从抗日战争到解放战争时期,五桂山儿女英雄们可歌可泣的事迹。

作为红色纪实文学,如何在历史的严谨性和文学的生动性之间把握平衡,不夸大其词,又栩栩如生,这需要一定的功力。革命史史料庞杂,如何梳扒出引人入胜的故事,又能在难以展开之处点到为止,给予读者想象,遣词造句也需要艺术。曲辰将陈述、对白、描写穿插使用,让叙述更富有节奏感。


该书图文并茂,既有历史照片,也有当下的采访照。虽然书写的是历史,多篇文章却以“我”与被采访者的交往落笔,由一张照片、一首山歌、一次拜访、一封书信、一段亲历等引发追忆,增添了故事的亲切感。

每个人都被时代的洪流裹挟着,但不等于我们的命运将随波逐流。正如作家爱默生所说:“英雄并不比普通人更勇敢,他只是比普通人多勇敢了5分钟。”让英雄倾注一生,无惧各种考验的不是一时的冲动,而是永恒的信念。 

丨一位革命者的传奇人生丨

《孙康与横门保卫战——一位坚定革命者的成长历程》
中共中山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区工作委员会党史研究室 编
广东人民出版社

《孙康与横门保卫战——一位坚定革命者的成长历程》一书根据各种史料和编者力所能及的采访所得,梳理了孙康在中山的革命活动。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对其主要功绩和工作成败的经验教训,进行客观严谨的记录、梳理。编者力图实现“两个突出”,一是突出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重要意义;二是全面展现当时社会各阶层共同抗日救国的历史图景。该书图文并茂,尤其收集整理了许多1949年以前沙边村等周边地区的地方史料。


孙康与夫人,合影于1929年。

听说过孙康名字的人其实不算太多。孙康是中山地区最早一代的中国共产党党员。在1927年大革命失败以后,孙康在他的家乡沙边村(今中山火炬区沙边社区)成功恢复重建了大革命失败后的中共中山地区第一个党支部。

1937年8月,中共中山县委成立,成为抗战初期广东地区中共组织中最早重建的县委,孙康被任命为县委书记。抗日战争时期,孙康执行中共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团结国民党籍的中山县县长张惠长,一起带领中山的军民取得了两次横门保卫战的胜利。

孙康革命的一生颇为传奇。他先后五次遭到反动势力的缉捕,两次失去中共党组织关系,遭遇过无数的失败,经历了好几次的死里逃生,但他坚信中国共产党的事业,并矢志不移地为此奋斗终生。1986年,孙康作为云南副省级干部离休,1996年在广州病逝。

孙康生前在革命回忆录中说:“革命斗争道路是曲折的,很艰巨,革命胜利得来不易,希望后一辈的人,能够后浪推前浪,发扬革命光荣传统,为完成‘四化’建设取得胜利。”

丨炽热的“中国心”丨

《赤子豪情》
中山市归国华侨联合会/中山市华侨历史学会 编著
广东人民出版社

《赤子豪情》是一部由多位中山华侨历史学会会员共同撰写的口述历史,采访对象多为生于20世纪二三十年代、现仍健在的海外归侨,也选刊了部分根据其亲友回忆录或口头述说整理而成的已逝归侨的生平事略。

该书共辑录了25位于抗日战争到新中国成立初期从海外返回祖国参加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新中国成立后的社会主义建设的海外归侨的个人历史。他们走过的道路各有不同,有的在居住地生活期间已经参加了由该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队伍,有的几经曲折、只身返国参加抗日游击队,还有的是在新中国成立后直接回国读书、参军。在其后的社会主义建设阶段,他们各有各的精彩。

他们的高风亮节,至今为中山人所津津乐道,为后生晚辈所敬仰。他们与那些致富不忘祖国,斥巨资在家乡投资办厂、兴建医院、学校的海外华人、侨胞角色虽有不同,但都具备着同样鲜明的特点,那就是胸中跳动着一颗炽热的中国心。

丨红色遗址时光之旅丨

《唯有江山是旧知》
中共中山市委老干部局 主编
郭昉凌 著
广东人民出版社

由中山市委老干部局主持编纂的《唯有江山是旧知——中山红色遗址导览》讲述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山党组织发动、组织和领导中山人民开展一系列广泛而深远的革命斗争,在中山大地上留下革命遗址和红色故事。


位于中山市五桂山南桥村的珠江纵队司令部旧址。 

《唯有江山是旧知》书名由原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珠江纵队第一支队支队长欧初于2015年题写。该书由资深的党史工作者、广东省作家协会会员郭昉凌撰写,书中生动、准确地梳理了中山红色文化资源,深入挖掘中山红色文化内涵,为广大干部群众,尤其青少年朋友开展党史学习教育、革命传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提供了一本权威而通俗的读本。


杨殷故居纪念馆前,中山市文化广电旅游局100名党员用歌声献礼建党100周年。  

(即日起,“翻书”栏目面向全球寻找“领读人”,征集主题类深度书评,投稿者可围绕某位著名作家的多部作品、某个当下社会热点和文化现象,展开荐书评论。投稿要求:以中文撰写,字数不超过3000字、所荐书籍已在中国大陆正式出版。投稿邮箱:1968941860@qq.com。投稿资料包括书评WORD文档、书内精华选读页和书籍封面的相关图片,投稿者邮件请注明“翻书”,附上真实姓名、联系方式及银行卡账户全称、账号。) 


◆中山日报社新媒体中心
◆统筹/ 廖薇
◆文+/ 米朵  刘居上 孙幸 郭昉凌
◆图+3/记者 王云 黎旭升 廖薇 
◆配音/韦多加 
◆音频制作/黄艺杰 
◆编辑:廖薇 
◆二审:曾淑花
◆三审:魏礼军
◆素材来源:中山日报、中山出版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推荐阅读

祝福祖国,生日快乐!
非原创 23759人浏览   2025-1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