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分钟生死时速!中山这家医院完成首例ECMO下危重患者抢救
栏目:推荐 来源:中山+ 蔡伟强 张子萍 袁睿 发布:2025-07-25

心脏骤停、呼吸停止……近日,中山火炬开发区人民医院上演了一场惊心动魄的“生命保卫战”!从ECMO紧急上机到溶栓成功,仅用30分钟,医护团队成功将一名突发急性大面积肺栓塞患者从“鬼门关”拉回,完成医院首例ECMO支持下急性危重型肺栓塞的抢救,刷新生命救援新速度!

医护团队抢救急性危重型肺栓塞患者现场。(中山火炬开发区人民医院供图)

 突发:
 57 岁患者入院即心脏骤停 
 命悬一线 

7月19日清晨,57岁的王先生(化名)因突发严重胸闷、呼吸困难,被120紧急送至火炬开发区人民医院急诊科。入院时血氧测不出,意识模糊,情况危急。医生立即为其插管辅助呼吸,并紧急转入重症监护室(ICU)。

然而,刚进入ICU,王先生突发心脏骤停、呼吸停止,抢救刻不容缓!

 破局:
 心肺复苏无效!
 重症超声揪出 “血栓堵肺” 真凶 

医护人员立即展开心肺复苏、电击除颤、推注强心药物等抢救措施,但心跳始终未能恢复。时间就是生命!医生迅速使用重症超声查找病因,发现患者右心肿大、下腔静脉扩张、肺动脉高压,提示急性大面积肺栓塞——心脏向肺部供血的主血管被大块血栓完全堵塞!

重症医学科刘锦明主任果断决策:“立即启动ECMO支持,同时准备溶栓治疗,为生命抢时间!”

医护人员启动ECMO。(中山火炬开发区人民医院供图)

  冲刺:
ECMO30分钟上机!
 3 分钟恢复心跳打通生命通道 

ECMO是目前最先进的体外生命支持技术,可暂时替代心肺功能,为治疗赢得宝贵时间。在重症超声可视化引导下,副主任医师颜南光、主治医师苏小虎迅速完成穿刺置管,仅用30分钟便成功启动ECMO系统。

奇迹就此发生:ECMO开机仅3分钟后,患者恢复心跳和自主呼吸,瞳孔恢复正常。超声复查显示:右心缩小、肺动脉压力下降、“D字征”消失,意味着血栓已被成功溶解,关键生命通道重新畅通!

 博弈:
 液气胸 + 出血!
 抗凝与止血的精准平衡术 

正当大家稍感安心时,患者又突发血氧和血压下降。超声检查发现左侧胸腔出现液气胸并脓胸,考虑肺脓肿破裂感染所致,并伴有出血。

此时面临两难:ECMO运行需抗凝防止凝血,但患者胸腔出血又需避免抗凝加重出血。面对这一矛盾,医疗团队精准调整抗凝方案,最终实现无肝素化ECMO运行,既保障机器正常运转,又有效控制出血风险。

 接力:
 全院会诊转运 
 多学科护航生命续航 

虽然ECMO已稳定运转,为患者筑起了生命支持的“防线”,但新的考验接踵而至——患者胸腔持续引流出大量脓血性液体,血红蛋白指标也在不断下降。这一信号清晰提示:体内仍存在活动性出血。此时,尽快锁定出血点并实现有效止血,成为推动患者脱离危险的关键。

时间不容耽搁,医院立即启动全院多学科专家会诊。经过综合评估病情、反复推演方案,团队最终决定:在ECMO持续支持下,将患者安全转运至中山市人民医院,接受外科手术探查以精准止血。

得益于前期扎实的病情控制和转运方案准备,整个转运过程平稳有序。目前,患者已顺利完成后续治疗,病情趋于稳定,正处于逐步康复阶段。

 里程碑:
 首例突破刷新救援高度 
 为危重患者点亮希望 

此次成功救治,标志着火炬开发区人民医院在急危重症救治领域,特别是在ECMO等高级生命支持技术的应用上实现重大突破,充分展现了医院多学科协作、快速反应与精准诊疗的综合实力。

快速诊断:重症超声迅速锁定致命肺栓塞;

果断决策:迅速启动ECMO支持,赢得抢救时间;

精湛技术:30分钟内完成ECMO置管上机;

精准治疗:ECMO支持下成功溶栓,解除致命栓塞;

化险为夷:妥善处理抗凝与出血的治疗矛盾。

这场惊心动魄的生死救援,不仅为王先生赢得了“第二次生命”,也为更多危重患者带来了生的希望。未来,火炬开发区人民医院将继续提升急危重症救治能力,为守护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作出更大贡献。

 

科普小课堂:
致命肺栓塞与救命ECMO

‌肺栓塞是什么?‌ 简单说,就是肺部的大血管被血块(血栓最常见)堵住了。就像水管被堵死,血液无法流到肺部获取氧气。尤其是大面积堵塞,会瞬间导致心脏衰竭、血压暴跌甚至心脏停搏,非常危险,死亡率极高。

‌ECMO(人工心肺机)为什么能救命?‌ 当患者自身的心肺功能因为严重疾病(如这次肺栓塞)几乎完全衰竭时,ECMO可以暂时替代它们工作:把血液引出体外,在机器里完成加氧和排出二氧化碳的过程,再把富含氧气的血液泵回体内,维持全身器官的供血供氧。在这次抢救中,正是ECMO的快速应用,为医生赢得了使用溶栓药物溶解致命血栓的关键时间窗,实现了生命的逆转。


编辑 陈吉春  二审 陈伟波 包凯莹   三审 赖友生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