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课走神、小动作不断、莫名眨眼清嗓……孩子各种异常表现的背后,可能暗藏健康隐患。黄圃人民医院儿科小儿神经专科林泽太医生团队创新采用可乐定贴剂联合中医辨证施治方案,半年来通过个性化精准治疗,帮助多名注意缺陷多动冲动障碍(ADHD)与抽动障碍患儿显著改善症状。
一位10岁的男孩小宁(化名),在学校中表现出上课不专心、及捉弄同学的行为,频频引发老师的投诉。家长在年初了解到黄圃人民医院儿科小儿神经专科林泽太医生团队后,迅速带孩子前来就诊。经过林泽太的详细评估,男孩被确诊为ADHD患者。

林泽太为患儿量身定制了一套综合治疗方案:采用可乐定缓释片以调节神经递质,缓解多动冲动症状;辅以中医的辨证施治,服用平肝潜阳、宁心安神的中药汤剂;并结合家庭行为指导,调整患儿的饮食与作息习惯。短短一个月后,患儿在课堂上的专注力便有了显著提升。三个月后的随访显示,小宁的学习成绩有了明显进步,与同学的关系也得到了极大改善。家长欣慰地表示:“现在终于不用每天担心接到老师的电话了。”
无独有偶,9岁的男孩小彬(化名),他因持续半年的“反复清嗓样咳嗽”而辗转多家医院,一度被误诊为呼吸道感染,并接受了大量抗生素和抗过敏药物的治疗,但症状始终未见好转。前段时间,经过亲友介绍来到黄圃人民医院儿科求助,林泽太经过仔细的症状分析和听诊,准确诊断出男孩患有抽动障碍,属于痰热扰动证。
针对这一诊断,林泽太立即停用了不必要的抗生素和雾化治疗,转而采用清热化痰、息风止抽的中药汤剂,并结合耳穴压豆和小儿推拿进行辅助治疗。仅仅一周后复诊,患儿的咳嗽频率就减少了80%。家长对此激动不已:“感谢林医生,我们终于找到了孩子咳嗽的真正原因!”

林泽太提醒:ADHD与抽动障碍常相伴发生,治疗需因人而异,家长应避免自行用药和责骂孩子。他提倡“早识别、早干预、多鼓励”的原则,通过药物、中医与行为管理的综合方法,帮助孩子走出困境。
科普:什么是ADHD与抽动障碍?
1.注意缺陷多动冲动障碍(ADHD):
表现为注意力不集中、过度活跃、冲动行为,易被误认为“调皮”。
共患病风险高:约30%-50%患儿伴随抽动障碍、焦虑、学习困难等问题。
2.抽动障碍:
以不自主的肌肉抽动(如眨眼、清嗓、耸肩)或发声抽动为特征,易被误诊为呼吸道疾病。
ADHD与抽动障碍共患率高,需专业鉴别与综合治疗。
编辑 陈吉春 二审 陈伟波 包凯莹 三审 赖友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