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中山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定不移推动高质量发展,经济运行总体平稳,向好态势持续巩固,居民收支实现增长。国家统计局中山调查队居民收支调查数据显示,2024年中山居民收入平稳增长,居民消费小幅增长。
一、居民收入保持平稳增长
2024年中山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5070元,增长4.3%,居民收入增长呈稳中向好态势。分城乡来看,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7479元,增长4.0%;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8119元,增长5.1%(见图1)。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高于城镇居民1.1个百分点,城乡居民收入比缩小至1.40:1,连续11年保持全省最小。
|
图1 2024年中山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增速
(一)工资性收入是居民增收的“主引擎”
从收入类型来看,四大类收入全面增长,其中,工资性收入占比最高(见图2)。中山市围绕扩容提质稳定就业供需、拓岗引育促进青年就业、强基增效提升服务水平等方面推行多项工作措施,各项政策逐步落实生效,居民工资性收入稳步增长。2024年中山居民人均工资性收入44508元,增长4.6%。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工资性收入46068元,增长4.3%;农村居民人均工资性收入33534元,增长6.2%。从收入构成来看,工资性收入占居民可支配收入的68.4%,是居民收入的主要来源。从收入增长贡献来看,工资性收入对可支配收入增长的贡献率为73.4%,拉动居民收入增长3.2个百分点,是推动居民收入增长的主要动力。
图2 2024年四大类收入与增速
(二)经营净收入成为收入增长的“加速器”
中山为促进招商引资,提升产业竞争优势,出台《中山市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全面规范政务环境、市场环境、法治环境,构建企业从开办、投资建设、生产经营到退出的全生命周期政务服务体系,全方位为企业营造良好的法治化营商环境,促进了经营活动的增长,有效激发了市场活力。2024年中山居民人均经营净收入7637元,增长2.3%。其中,城镇居民人均经营净收入7895元,增长2.3%;农村居民人均经营净收入5822元,增长1.0%。从收入构成来看,经营净收入占居民可支配收入的11.7%。从收入增长贡献来看,经营净收入对可支配收入增长的贡献率为6.4%,拉动居民收入增长0.3个百分点。
(三)财产净收入助力居民收入“多元化”
中山制造业基础较好,低效工业园改造成效显现,增加集体产业收入和居民集体分红收入。同时,经济持续增长为集体经济和居民个人提供了更多的投资机会,进一步拓宽居民增收渠道。2024年中山居民人均财产净收入7452元,增长2.2%。其中,城镇居民人均财产净收入7713元,增长1.6%;农村居民人均财产净收入5616元,增长5.9%。从收入构成来看,财产净收入占居民可支配收入的11.5%。从收入增长贡献来看,财产净收入对可支配收入增长的贡献率为5.9%,拉动居民收入增长0.2个百分点。
(四)转移净收入担当居民收入“稳定器”
中山各项民生政策持续发力,民生保障力度不断强化。一方面不断加强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提高居民社会保障待遇水平;另一方面加大对特定群体的财政补贴和社会保障力度,带动转移净收入增长。2024年中山居民人均转移净收入5473元,增长7.6%。其中,城镇居民人均转移净收入5803元,增长7.8%;农村居民人均转移净收入3147元,增长1.1%。从收入构成来看,转移净收入占居民可支配收入的比重为8.4%。从收入增长贡献来看,转移净收入对可支配收入增长的贡献率为14.3%,拉动居民收入增长0.6个百分点。
二、居民消费小幅增长
中山居民人均消费支出39704元,增长1.4%。其中,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40810元,增长1.1%;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31923元,增长2.6%。居民八大类消费支出与上年同期相比呈“七升一降”态势(见图3)。
图3 2024年八大类消费与增速
(一)基本生活类消费持续发挥居民消费支柱作用
2024年居民用于食品烟酒、衣着、居住、生活用品及服务等消费支出占生活消费支出的66.0%。居民对饮食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由“吃好”到“吃得高质健康”逐步升级,疫情防控平稳转段后,居民外出饮食活动增多,人均食品烟酒支出13574元,增长1.3%,恩格尔系数为34.2%。中山多家购物商场陆续开业,促销活动多样,居民外出购物意愿回升,衣着多样化、个性化需求逐步提高,加之网购方便快捷,衣着支出有所增长。人均衣着支出1526元,增长2.5%。房地产市场活力不强,购房者观望态度浓,住房装潢、维修等居住消费支出减少,人均居住支出8728元,下降0.8%。家具、家电、家庭装饰品等生活用品消费动力不足,人均生活用品及服务支出2369元,增长1.2%。
(二)发展型消费占比回升反映居民消费结构升级
2024年,由交通通信、教育文化娱乐和医疗保健组成的发展型消费占生活消费支出的32.0%,比上年同期上涨0.4个百分点,消费趋势稳中有升。中山持续落实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家电、手机等“以旧换新”政策落地见效,刺激居民交通通信消费增长。人均交通通信支出5878元,增长2.5%。充分利用当地文旅资源,举办非遗巡游、文艺汇演、花市庙会、创意集市等活动,从民俗、非遗、艺术角度展现中山文化魅力,刺激居民消费欲望,加之深中通道开通,人流量增大,推动文化娱乐消费持续增长。人均教育文化娱乐支出4150元,增长3.5%。“甲流”等流行性疾病呈现高发态势,导致居民医疗需求增加,同时居民健康意识不断增强,保健服务需求随之增长,人均医疗保健支出2660元,增长0.7%。
三、意见建议
(一)多维发力提高居民收入
从提高四大类收入水平角度出发,进一步促进居民收入增长需多维发力。一是突出就业优先导向,大力提升居民工资收入。加大对支柱产业尤其是新兴产业的扶持力度,加大各类劳动力市场、人才市场、零工市场、“妈妈岗”市场建设力度,增加就业机会,规范发展新就业形态,健全灵活就业劳动用工和社会保障政策。加强重点群体帮扶,做好农民工、高校毕业生等重点群体就业服务保障。加强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支持,构建完善校内校外就业成长联动服务体系。加大农民工帮扶力度,鼓励农民工参加职业技能培训,提供精准、优质的人才招聘、就业指导等服务,助力农民工好就业、就好业,提高收入水平。二是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助力经营主体持续增收。提高政务服务质量,深入挖掘优质资源,为企业积极搭建合作交流平台,吸引企业落户,努力实现产业聚集、人才聚集。通过减税降费减轻经营负担,加大场地、租房、产品销路等创业经营扶持力度,助力居民经营收入增长。三是大力推进“百千万工程”,发展壮大集体经济。以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为核心,通过健全归属清晰、权能完整的集体资产管理制度,开展“资源发包+物业租赁+产业参股”等多元化经营模式,实现集体资产保值增值。探索“村企共建”模式,将集体闲置资源转化为市场化资产,形成“产权明晰—运营高效—收益共享”的集体经济可持续发展生态链,使居民从集体经济发展中获益。四是提高社会保障水平,强化财政转移支付效能。完善养老金及离退休金常态化调整机制,结合职工工资增长与物价变动情况,优化科学合理的待遇增长路径,使经济发展成果惠及老年群体。针对低收入家庭,强化政策兜底功能,完善养老服务体系,通过整合资源、优化服务等方式减轻家庭赡养负担,推动转移净收入稳定增长。
(二)多措并举释放居民消费潜力
一是强化政策宣传引导,激发消费市场活力。通过全媒体矩阵加强惠民政策宣传,结合传统媒体权威性与新媒体传播力优势,扩大餐饮、汽车、住房、家电、文旅等领域优惠措施的覆盖面。持续加大消费券发放力度、举办贯穿全年的消费季活动,打造线上线下联动的消费场景,形成“政策+活动”的双轮驱动效应。二是优化社会保障体系,释放消费内生动力。持续完善养老、医疗等社保制度,鼓励有条件的镇街适当提高养老、医疗保障水平。同时健全灵活就业人员社保政策,推动新业态从业者应保尽保。通过筑牢民生底线、增加公共服务供给,降低教育医疗等刚性支出压力,减少居民消费后顾之忧。三是创新消费业态供给,培育多元增长点。持续改善消费环境提升消费体验,把握深中通道开通机遇,引进更多高品质购物中心、特色商业街,引进多样化商品和服务,提供更多元化的消费选择,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发展本地特色文旅产业,举办文化节、体育赛事等休闲活动,吸引外地游客,带动本地消费。
编辑 古淑雯 二审 苏文颖 三审 杨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