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第二人民医院成功救治一例疟疾患者,相关专家提醒——
栏目:推荐 来源:中山+ 记者周映夏 通讯员陈志邦 发布:2023-08-25

近日,市第二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收治了一位恶性疟疾合并休克、急性肾功能不全的中年患者,经过积极的综合治疗,患者最后转危为安,顺利康复出院。患者日前返院复诊,并送上锦旗表示感谢。

什么是疟疾?据市第二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陈义医生介绍,疟疾是疟原虫感染所致的地方性传染病,主要流行于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典型的临床表现为周期性的寒战、发热、大汗等症状,可伴肝脾肿大和贫血等体征。疟疾患者及无症状带虫者是传染源。传播途径以蚊叮咬传播为主,少数可经输血传播,偶有患病孕妇经胎盘感染胎儿。诺氏疟原虫可通过猴-蚊-人传播。尽管实验室发现诺氏疟原虫存在人-蚊-人传播的可能,但目前尚缺乏持续人-蚊-人传播的流行病学证据。除了某些具有遗传特质的人群,不同种族、性别、年龄和职业人群对疟原虫普遍易感。

陈义表示,得了疟疾临床表现可分为3期,初发者可有低热、乏力、头痛、纳差等前驱症状。首次发作时,发热多为不规则,逐渐转为有规律的周期性发作。整个典型发作历时6~10 h,而间歇期一般无症状。间日疟和卵形疟的发作周期为隔天1次,常见典型的隔天发作现象。发作多始于中午前后至晚上9点以前,偶见于深夜。三日疟隔两天发作1次,且较规律。恶性疟发热较不规律,发热常达39 ℃以上,且无明显的间歇发作现象。

如何预防疟疾?陈义提醒,赴疟疾流行区前,应了解目的地的疟疾流行状况,做好个人防护准备;在疟疾流行区期间,提倡使用蚊帐、纱门、纱窗、蚊虫驱避剂、穿长衣长裤等个人防蚊措施,长期居住者推荐采用长效杀虫剂处理蚊帐以及杀虫剂室内滞留喷洒等,并加强居住地的环境治理,减少蚊虫孳生。预防用药:磷酸哌喹每次服600mg,每月1次,睡前服(连续服用不超过3个月);回国后,如出现发冷、发热、出汗等不适症状,应及时就医,入境和就医时应主动告知旅行史,确诊疟疾后需按医嘱全程、足量服用抗疟药物。


编辑  周映夏  二审 徐世球  三审 苏小红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推荐阅读

起飞!带你沉浸式体验中山阜沙直升机场
原创 16524人浏览   2025-0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