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8月一个微冷的清晨,救护车连夜奔驰1500公里后终于平安抵达安徽宿州市,而滞留在广东4年的患者魏先生终于回到了魂牵梦萦的家乡。
其中的波折和坚守,离不开老魏坚强的意志、也离不开中山市第三人民医院相关医护人员的悉心照料,让他重返家园。
▲魏先生在返乡的车上
▍一波三折的“返乡梦”
患者魏先生最早是因为一场突如其来的车祸,导致无法记起家庭住址和亲人信息而滞留在中山,就是俗称的“失忆”。
被送往中山市第三人民医院之后,治疗是非常不容易的。经过1000多个日夜的精心治疗和护理,魏先生病情逐渐稳定,吃饭、穿衣等简单的日常生活基本可以自理,并能进行简单的日常交流,工作人员们亲切的称呼他为“老魏”。
2022年春节,老魏流露出对返回家乡的渴望,几次还忍不住哭泣。市第三人民医院领导得知这一情况后非常重视,主动联系中山市民政局、中山市救助管理站等单位,请求协助联系老魏家人,圆其“回家梦”。
很快,市救助管理站的工作人员对患者的身份进行信息甄别,通过联网联系到患者家乡安徽省宿州市的救助管理站,并进一步与魏先生的家属取得了联系。
老魏的家人非常欣喜,但家中困难,路途遥远,且当时国内多地疫情紧张,家人无法前来中山接其回家,老魏的“返乡梦”只能延后。为了能让老魏尽快返乡,主管医生又联系家属,在取得知情同意后,帮老魏接种了新冠疫苗,这样又为他增加了一重“抗疫”保障。随后经过院领导多方沟通联系,终于传来好消息,中山市救助管理站已确定8月下旬护送患者回家乡。
▍一场车祸的“后遗症”
四年前,魏先生不幸遭遇车祸,手术治疗后虽然脱离了生命危险,但康复过程中出现了精神异常,言行紊乱,无法生活自理,不能说出家人和住址相关信息,遂被送至中山市第三人民医院进行就诊。
经过专业医生检查,该患者被诊断为“器质性妄想性障碍”。车祸所致的开放性颅外伤致使他出现妄想、言语含糊、行走不稳,生活需要专人护理,性格也变得易烦躁、发脾气,有一定冲动的风险。为避免患者病情进一步加重,在暂时联系不上家属的情况下,市第三人民医院仍立即对其进行了救治。
▍一个圆梦的“接力赛”
考虑到路途遥远,患者行动不便,且担心环境变化有可能引起老魏情绪波动,市第三人民医院决定派出1辆救护车、1名医生、1名护士和2名司机共同协助市救助管理站工作人员护送患者返乡,尽力保障送乡途中的安全。该院普通精神科主治医师张岱威和慢性精神障碍科主管护师沈蒙召主动要求跟车护送。
2022年8月24日,老魏终于坐上了回家乡的救护车,经过19个小时的长途跋涉,跨越1500公里,护送人员将患者平安送抵安徽宿州。期间,为了能按时与安徽宿州救助管理站进行交接,两名司机师傅连夜轮流驾驶,两名医护人员和救助管理站的工作人员一路无微不至地照顾老魏的基本生活,经过一个不眠夜,滞留广东4年的老魏,终于返回了家乡。最近,老魏的家人还致电到市第三人民医院感谢医护人员多年的付出和辛劳,给他一个回家的机会。
编辑 高倩荷 二审 孙俊军 三审 岳才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