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了一个电话,女子损失了9万
栏目:推荐 来源:中山日报 发布:2021-04-28
点击在线收听语音版

古镇的温小姐接到一个假警察的来电,对方说她涉嫌洗黑钱,必须配合警方调查,且不得告诉其他人。中山市反诈骗中心民警收到预警后,赶紧使用96110反诈专用号拨打温小姐手机,但一直打不通。获得当事人姐姐的手机号码后,民警立刻拨打试图快速劝阻,没想到被误认为是假警察。就这样,等前方民警找到温小姐时,9万余元已经落入骗子手中。4月27日,古镇警方公布了这一案例,提醒市民警惕这种升级版、隐蔽性极强的骗局。

妹妹遇诈骗 姐姐“拉黑”真警察

 事情发生在4月24日中午。古镇警方接到市反诈中心的预警信息:25岁古镇事主温小姐正在遭遇“冒充公检法”诈骗,电话无人接听。古镇警方迅速行动,指挥就近巡逻的民警快速赶去事主出租房。但温小姐已外出,电话仍无法接通。

 紧急关头,民警想到了事主的亲属。查到事主姐姐的手机号码后,民警多次拨打,拒接几次后,终于接通了。

 “温小姐,我是古镇公安分局的民警,你妹妹正遭遇‘冒充公检法’诈骗,请你帮忙联系和寻找她,不要被骗子骗了。”民警开门见山地说明情况,但事主的姐姐始终不信,误认为民警是“骗子”。民警立刻报了警号、单位名称和姓名,告知事主姐姐可以拨打110核实,但事主姐姐认为民警就是个“骗子”,不仅挂了电话,还把民警电话拉黑了。

 民警没有放弃,一边不停地拨打事主电话,一边利用智慧公安手段研判事主的具体去向。当天下午4时左右,民警查到温小姐已经回到出租屋,于是火速上门劝阻,但为时已晚,温小姐已被骗走了9万余元。见到真警察时,温小姐还在通过买单吧、抖音、借呗等APP贷款提现4万余元,准备转给对方,幸好民警及时赶到,未造成更大的损失。

接假警察电话 9万元很快被骗走

假警察是怎样骗到温小姐的?跟进此案的陈警官结合事主温小姐的陈述,还原了诈骗过程。

当天中午,温小姐接到一通自称是浙江温州市公安局民警的电话,对方表示温小姐在温州涉嫌为一位叫“赵红”的女子洗黑钱,需要到当地配合调查。温小姐表示自己在外地无法前往,对方表示案件发生在武汉,随后将电话转接到了“武汉市公安局”。接电话的“民警”训了温小姐两句,让温小姐添加“杜东正”警官的QQ,方便传案件资料。QQ视频过程中,“杜警官”身穿警服严肃地询问了温小姐相关案件情况,并给温小姐发了一份“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保密局”的文件,让温小姐对“赵红”视频辨别。温小姐多次向对方表示不认识,希望“杜警官”能调查清楚,还其清白。

“杜警官”说事情很大,弄不好要抓人,蹲监狱,让温小姐找一处安静的地方,且不要跟人联系。温小姐答应后,就近到了公园偏僻之处。“杜警官”让其登录一个网站,按照“杜警官”提供的案件编号,温小姐果然发现与自己有关的法律文书。温小姐一下子慌了神,表示愿意配合“杜警官”调查,对自己的银行卡进行清查验证。

“杜警官”让温小姐通过手机下载“安全防护”和“TeamLink”APP这两个软件,全程开启。按照对方提示,温小姐支付宝账号的9万多元很快到了对方腰包。

来电全被拦截 屏幕操作骗子实时掌控

这起骗局之所以属于升级版,是因为事主轻信“假警察”,安装了“安全防护”。这款APP自带拦截电话功能,导致民警无法联系事主做防范提醒;而利用“TeamLink”APP,骗子则能实时监控事主手机屏幕操作画面,获取事主信息,包括支付密码。

而避免上当受骗,只要记住两点即可:凡是通过电话、QQ、微信或者其他通讯交友软件办案做笔录的“公检法机关”,一律是诈骗;凡是通过网站或者APP出示带有“公检法”的名称标记的通缉令、拘捕令、警官证,一律是诈骗。


◆中山日报社新媒体中心
◆文+/记者 卢兴江 通讯员  潘美珊
◆视频/警方提供
◆编辑:曾淑花
◆二审:张鹏
◆三审:魏礼军
◆素材来源:中山日报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