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我”变得更好
书中藏有锦囊妙计
“我是谁?”这是一个哲学命题。
在这里我们不讨论哲学,但从世俗来看,你真的知道你是谁吗?你了解自己吗?你为何会生病、失恋?在此送你五个有趣有料的锦囊——《人体简史》《你是你吃出来的》《如何让你爱的人爱上你》《别人怎么对你,都是你教的》,这些书将从身体上到精神上帮助你充分了解自己,学到有趣的知识,遇见更好的自己,活出生命的美好。
●《人体简史》:有趣有料的人体百科全书
在“XX简史”泛滥的时代,这种书本来很难吸引到我,但封面那句“你的身体30亿岁了”,还是让我吃了一惊——什么意思?
原来,这是一本从头讲到脚、从里讲到外、从30亿年前讲到今天的人体百科全书。它告诉我们人体就是一个微生物的“共生体”,对于人体而言,构成独特性自我的成分少之又少,你的身体中大约有99%是细菌,它们分解我们无法分解的食物,而“你”只有不到1%。更让你大跌眼镜的是,你是唯一有下巴的动物,也是唯一把空气和食物送往同一通道的哺乳动物……
告诉我们这些人类进化知识的是比尔·布莱森,一个英国文学家,但他最为人所知的是他的代表作——科普巨著《万物简史》,全球销量超千万,好评如潮。如今,布莱森“十七年磨一剑”,再次推出科普巨著《人体简史》,虽然是科普类书籍,却好读得不得了,里面的内容既通俗易懂又专业严谨,文笔既清晰明了又幽默风趣,尤其是里面的事例,故事性强且典型,仿佛一部历史典故。
比如,书里讲到:18-19世纪,大部分医生认为血液过热,放血、有利于治疗疾病,还有助于让患者恢复平静。其中,最典型的“医疗事故”莫过于美国首任总统乔治·华盛顿了。华盛顿因为喉咙痛,被医生放血而亡,可能原本他只是得了咽喉炎之类的小病,结果却因流血过多而死。他去世后,有一个医生还想给他输入羊羔的血液,补充流失的血液,以便总统还阳,死而复生。
再比如,书里说:你分不分手和心脏可没半点关系。我们人类真是一个自作多情的物种,“伤心了”“心碎了”“爱心”等词语,都是以“心脏”来表达感情,但是心脏根本不参与人类的任何情绪问题,而且它也懒得理睬人类这种喜欢胡思乱想的物种,如果它能发言,它大概会说:“求放过。我每天大约跳动10万次,把血液送往你身体的每一个部分……我忙着呢,没工夫理你。
这本有趣又有料的书还会告诉你,为什么我们常年承受背痛和膝盖痛之苦,为什么你躺在床上睡觉却不会掉下来,为什么我们是自然界中分娩最痛苦的生物,为什么我们面对病毒总是手足无措……
●《你是你吃出来的》:保健从一日三餐开始
这是一本看了封面就不想买的书,我甚至以为编辑太懒了,或是想蹭热度,直接拷贝了《人体简史》的封面。但一看出版社居然是磨铁,而且豆瓣评分高达9.0,我不禁又拿起它来认真试看。
这一看就出不来了,我不但将其中糖尿病的章节拍下,发给了母亲,还将阿尔茨海默症的章节也拍了下来,发给了父亲……这一发不可收拾,想要拍的章节实在是太多了,干脆买下几本,送给长辈。
这本书是前安贞医院营养科主任夏萌总结自身患病经历和10万临床病例写成的。作者颠覆性地写道: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冠心病等慢性病人群陷入了一个误区——误以为低油低脂保健康,其实多是蛋白质缺乏式的营养不良;误以为只能终生服药或手术,却忽略了饮食等生活方式改变带来的真正康复……作者甚至大呼:一日三餐才是真正的保健品!
那怎么吃才健康?《你是你吃出来的》重建了健康饮食新认知——吃对方法少生病,病了应该怎样吃。我的父母严格继承着勤俭节约的好传统,他们舍不得买相对较贵的蛋奶肉鱼,只是多吃米面与便宜的蔬菜,而如今越来越多的人因为营养过剩而肥胖、甚至生病,又给他们的“不舍得”找到了最好的借口。但作者告诉我们,尽量做到不挑食,多吃蛋奶肉鱼,少吃精米精面的碳水化合物。
这本书清晰易懂,有理有据,最重要的是作者能平等地对待各类食物,辩证地分析国人的饮食习惯,不盲从、不迷信,也不偏爱。夏萌告诉读者:细胞损伤速度超过修复速度,这就是生病的本质。细胞修复靠吃,靠休息,靠心情愉悦。最主要是靠吃,因为吃是身体建筑材料的输入,其他的比如运动、学习、新陈代谢等都是输出。
人过不惑之年后,体检最常见的问题是“骨质疏松”。大家一看到这个词,第一件事就是去买钙片,但作者说,骨质疏松不一定是缺钙,有可能是缺蛋白质。蛋白质对骨头的韧性和硬度都有关键作用,缺乏则容易导致骨质疏松。
类似以上让人眼前一亮的观点,书中还有很多很多。你的健康、身材、精神状态、生活方式、认知能力等,都能通过“吃”来调节。
●《如何让你爱的人爱上你》:让一段关系历久弥新
这本书的英文书名是《How to make anyone fall in love with you》,直译过来就是“如何让任何人爱上你”,而中文版的标题是《如何让你爱的人爱上你》,显然是将作者的原意缩小了。
本书的作者莉尔·朗兹是国际知名人际沟通专家与两性情感问题专家,她曾出版过畅销书《人见人爱的96计》等,教人如何让自己变得更受欢迎。其实,这本书也不例外,只是侧重于讲恋爱技巧。
男与女,无论是在思维上,还是行为方式上,都截然不同。什么是男性话题?什么是女性话题?为何男人需要信任、女人需要关心?如果你对这些问题懵懵懂懂,那只能不幸地告诉你——你的恋情随时有可能触礁。
“第一印象”和“等价原则”,“相似互补”和“自尊与赞美”,“攻心策略”和“欲望秘方”,这些都是实用、有效、细致的恋爱技巧,让男女两性在相互了解、彼此尊重、有效沟通的前提下,逐渐学会寻找、发现和满足对方潜在的心理需求,跨越两性鸿沟,顺利走进对方的心、博得对方的爱慕,从而成为恋人,进而成为爱人。
对于我这样早已步入婚姻殿堂的人来说,这本书同样具有借鉴意义。中国人在任何时候都讲究含蓄之美,也就有了那首“女孩的心思你别猜”的畅销歌曲,但也因为如此,很多人不能执子之手与子皆老。这本书里讲到的套路依旧适合已婚人士,它能让爱情历久弥新。
另外,书中提到的有关“自尊”的说法,我很是推崇,爱情不是谁依附于谁,应该建立在自我尊重、相互尊重的基础之上,这样的感情才有价值。
当然,本书更强调建立一种和谐互动的人际关系,不仅对恋爱关系,对改善异性之间的人际关系也大有裨益。
●《别人怎么对你,都是你教的》:走出心灵的困境
“我这都是为他好,为什么他丝毫不领情?”“我这么努力爱他,为什么他还是不爱我?”“为什么他老是针对我?”……你的心中是不是也曾有过这些疑惑?这个时候,你有没有问过自己:“是谁把你自己逼到如此境地的?”
曾经值得托付终身的伴侣,如今却变成了你口中的“渣男”“渣女”;曾经简单如一张白纸的孩子,如今却调皮捣蛋不听话;原本只是普通的同事关系、朋友关系,如今他们却处处针对你、忽视你……为什么会这样呢?有没有可能是你把对方培养成今天的样子?
《别人怎么对你,都是你教的》明确地告诉我们:别人怎么对你,有可能都是你教的。本书作者是壹心理投资人、资深心理学导师黄启团,人称“团长”,从业20多年,有着深厚的专业知识和职业素养。“团长”用邻家大叔的言语告诉你浅显的道理。比如,“我恨你,长大后却变成了你”“输了你,赢了世界又如何”“你知道你在骗自己吗”,类似这样的文字,拉近了与读者间的距离,因为朗朗上口,让人看后过目不忘。
这本书用一句话总结:“自我价值”高的人,“内在力量”相对富足,对自己有自信,相信自己的力量能够掌控、解决眼前遇到的问题。只有这样的人,在遇到困难、挫折时,才会因为内心强大,最终迎来“风雨之后的彩虹”。
这里必须解释一下“自我价值”这个概念,它是积极向上的,不等同于“自负、自大”,而应该是一种对自己有着正确认知的“自信”。
“团长”希望通过这本书,帮助大家看清错综复杂的情感和情绪背后的真相,让大家跟自己和解、跟关系和解,然后走出心灵的困境,活出生命的美好。
◆中山日报报业集团新媒体中心
◆文/张英
◆编辑:徐向东 实习生 郭君宜
◆二审:韦多加
◆三审:魏礼军
◆素材来源:中山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