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9月30日获悉,中山市自然保护地管护中心工作人员近日在五桂山街道首次发现一种豆科大乔木,经华南国家植物园专家鉴定为国家二级保护植物胀荚红豆。
胀荚红豆(Ormosia inflata)隶属于豆科红豆属。全世界共130余种红豆属植物,主要分布于热带美洲、东南亚和澳大利亚西北部。我国约有37种,主要分布于两广和云南,其中广东约有17种,是该属种类分布最多的省份之一,并有博罗红豆、紫花红豆、绣枝红豆等特有种,唯一的一种国家一级保护红豆和极小种群物种——小叶红豆在广东也有分布。
红豆属植物多数木材花纹美丽,淡红色至褐红色,质坚重,刨削后有光泽,宜作高级家具、器具、雕刻等用材,其种子红色或亮褐色,可作项链、耳饰、戒指等装饰品,具有极高的经济价值和开发利用价值,同时也因此造成了该物种的人为干扰及盗伐现象严重,导致分布范围收缩且野外种群数量减少。2021年新版《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已将红豆属全部列为国家重点保护物种,本次发现的胀荚红豆确定为国家二级保护植物。
胀荚红豆为常绿乔木,高6-10米,树皮褐色,枝、叶轴及花序密被锈褐色柔毛。圆锥花序顶生,花冠白色,荚果卵形或椭圆形,肥厚肿胀,密被褐色茸毛,内含1~2粒栗褐色种子。花期5月,果期10~11月。其木材纹理直、材质坚重,不易开裂,可用于建筑和家具制作。其树形挺拔、叶片下垂,观赏价值较高,适合园林绿化及荒山修复。
本次发现的胀荚红豆种群有几十株,沿着溪边生长,长势良好,能顺利开花结实,种群较为健康稳定。
胀荚红豆是今年我市继野生墨兰、野生普洱茶后第三次发现的国家重点保护植物的分布新记录,目前我市的国家重点保护植物种类提升至24种。
编辑 廖薇 二审 朱晖 三审 程明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