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实验小学:搭建多元平台,激发学生科学学习兴趣
栏目:推荐 来源:香山少年报 记者 袁婵 发布:2025-09-16

走进市实验小学的机器人研究活动教室,仿佛踏入满是奇思妙想的机器人“发明天地”。随声舞动的机器人、语音控停的风扇、仿生蝎子机器人,还有1:1还原的“未来学校”模型,每件作品都引人惊叹。六年级(1)班的学生华成峰正兴致勃勃地展示自己组装的夹物机器人。只见他手指操控遥控器,小机器人便灵活地来回移动,精准夹住桌上的积木块。“上次参加机器人比赛时,当看到机器人动起来、一步步完成任务的那一刻,我特别激动,心里满是成就感!”华成峰笑着说。

华成峰展示夹物机器人。 记者 袁婵 摄

“这个活动室可不是简单的成果陈列室,而是师生共同研究科技、探索科学奥秘的重要阵地。”该校科学科组长姜克旺老师指着教室内的作品说,这些充满创意的成果里,正是该校重视科学教育的缩影。

机器人小发明一一陈列。 记者 袁婵 摄

据介绍,除了专属活动室以及课堂教学外,学校每年还会举办科技节集中展示学生的科学创新作品,同时联动家委会积极引入校外资源,通过公益性质的企业与团体,让学生接触到课堂外更多领域的科技知识,拓宽科学视野。

今年的科技节以智能科技节为主题。 受访者供图

在校社联动研学方面,学校目前已与中山港海关青篱国门生物安全教育基地、中山公用水务节水教育基地、明阳智慧能源集团等多个单位建立长期合作,构建起联动的科普研学实践基地库,学校会根据不同年龄段学生的认知特点,设计适配的研学活动。

学生们观看机器狗表演。受访者供图

不仅如此,学校还打造了“小小科学家大讲堂”品牌活动。每个学期,老师会主动发掘并培养有科学特长的学生,鼓励他们走上讲台当“小老师”,开展科普讲座或主题展览。“比如今年,有位擅长饲养昆虫的学生就办了一场昆虫展,带来了大力士蚂蚁、锹甲、竹节虫等昆虫标本,特别受同学们欢迎。”姜克旺说这种方式,让学生从科学知识的“接收者”变成“传播者”,既为其他同学树立了学习榜样,也让全校学生对科学的兴趣愈发浓厚。

学生观看科普展览。受访者供图

“学校开展这些科普活动,并不是为了追求特定的比赛成绩,核心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姜克旺坦言,小学阶段是科学启蒙的黄金时期,让学生尽早接触科普、参与科学实践,能在他们心中悄悄种下热爱科学的种子,为未来深入学习科学知识、投身科学领域打下坚实基础。

 这样的科普教育,也确实在学生心中留下了深刻印记。“以前总觉得科学离生活很远,通过这些科普活动,我对很多事物有了新认识,才发现科学其实就在身边!”华成峰满怀憧憬地说,现在自己对科学的兴趣越来越浓,甚至有了长大当科学家的梦想。

六年级(5)班的薛诗秒,也兴致勃勃地分享了自己参与的科学活动经历。“今年科技节,我负责了一个特别的摊位,专门展示‘机器人夹粽子’!”她笑着回忆说,满是科技感的机器人与象征端午传统文化的粽子碰撞在一起,格外有新意,“这样的组合特别吸引眼球,能让更多同学主动过来关注,也更容易让大家喜欢上这种科学与文化结合的形式!”

今年9月为首个法定全国科普月,学校也联动社会资源策划了一系列、多样化的科普活动。姜克旺介绍,除已开展的显微镜图片展、暑期科学实践作业展,科普月主场科普摊位等活动,后续还将有中山药物创新研究院专家带来《显微镜摄影作品背后的故事》《空气里的旅行者:呼吸与病毒》等主题讲座、中山市公用水务公司开展节水知识宣讲等活动,为同学们持续送上丰富的科普盛宴。


编辑 袁婵  二审 江泽丰  三审 陈彦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推荐阅读

市属媒体火炬片区新闻联络处成立
原创 20565人浏览   2025-10-23
中美经贸磋商在马来西亚开始举行
非原创 20126人浏览   2025-1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