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招搞掂“挤眉弄眼”,市人民医院采用脑起搏器治疗梅杰综合征
栏目:推荐 来源:中山+ 记者 周映夏 通讯员 唐柳青 发布:2024-05-17

生活中,如果有个小朋友冲我们做个鬼脸,是不是感觉还挺可爱?但是,如果一位成年人出现不受控制的频繁挤眉弄眼,那很可能得了一种特殊的疾病——梅杰综合征。记者昨日了解到,市人民医院神经外科一区近日成功为一位患者实施了脑深部电刺激(DBS)手术治疗,目前患者已经顺利出院回家。

今年62岁的冯阿姨,4年前出现双眼不自主闭合,每次持续几秒到几分钟,反复发作,严重影响生活质量,在外院诊断为梅杰综合征,5种口服药及注射肉毒素均无改善症状,而且随着病情进展,冯阿姨除了不自主闭眼外,还出现口下颌抽动,不自主低头,颈部不适,双上肢乏力,双侧肩部及上臂疼痛,广州某三甲医院医生建议行DBS治疗,即植入脑起搏器。

林伟标医生表示,梅杰综合征属于节段性肌张力障碍,是一组椎体外系疾病,属于主要就表现为频繁眨眼、眼睑痉挛、面部肌张力失调样不自主运动等症状,严重者引起功能性失明,严重影响生活质量。调查显示,我国梅杰综合征的患者以女性居多,而且从近几年的发展趋势来看,患者的发病年龄在不断年轻化。虽然目前的医疗技术还无法根治梅杰综合征,但是可以及时治疗来缓解病情的发展,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因为DBS是目前唯一能改善症状提高生活质量的办法,在得知市人民医院神经外科一区已成熟开展DBS手术,并且有中山市医保和博爱康,报销比例接近90%,出院后总共自费3万元左右,冯阿姨和家属决定在中山手术。在市人民医院神经外科一区主任李亮明的带领下,林伟标主任团队仔细查阅了患者的影像学以及各方面的评估治疗,反复讨论手术靶点和方案,最后决定选择GPI靶点,于5月10日为冯阿姨进行了DBS手术治疗。

林伟标医生,梅杰综合征属于肌张力障碍类疾病,通过DBS治疗,相较于药物和肉毒毒素注射,可持续改善患者运动症状,同时降低患者心理负担,非运动症状改善明显。此外,成熟的DBS疗法具有较低风险、微创的特征,相较于肉毒毒素治疗,不良事件发生率较低。可根据患者病情进展的情况,及时调整程控参数,定制化的治疗让患者获益。

术后第六天,冯阿姨顺利出院回家。据悉,DBS手术主要在帕金森病、特发性震颤、肌张力障碍性疾病如梅杰综合征、舞蹈症等,以及强迫症、难治性抑郁症、癫痫、昏迷促醒等疾病中应用。林伟标医生表示,帕金森病采用DBS手术一般是术后1周内和1个月后开机症状改善会非常明显,而梅杰综合征术后一般是开机后要程控几次,症状改善最理想一般出现在术后三个月到半年内。冯阿姨已康复出院,期待1个月后开机效果更理想。


编辑  周映夏 二审  徐世球  三审 林志强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推荐阅读

原创 11574人浏览   2025-0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