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龙辉||五洞牛肉(美食/散文)
栏目:推荐 来源:中山日报 作者:陈龙辉 发布:2023-05-18

五洞牛肉

这次的行程全由大女儿安排。

我们从中山沙溪出发,沿着高速公路走,一个小时就到了。这里山清水秀,很纯粹的乡下,路上有狗犬,有鸡叫,山上有牛有羊,地里有农人在劳作,有成熟的果蔬,有笑脸。

这里是江门市蓬江区棠下镇五洞村。五洞牛肉,闻名珠三角。

我们找的是大众牛肉馆,名字起得很亲民,味道要试过才知道。一层的铁棚,没什么特殊,只是门前的停车场好夸张,足有足球场那么大,可以停许多车,就这样我们还找不着车位。

来到大厅,目测可以摆上两百多张桌子,关键是座无虚席,这是上午十一点钟。

好不容易,拐了两个弯,原来里面还有两个大厅,真的可以用震撼来形容我此刻的心情,四百张桌子,还一桌难求。

他们这里是自助的,从取茶水、下单取菜、结账买单全部由食客自己搞定。

进入一个隔开的空间,即为点菜间,里面有一个操作间,挂满了牛的各个部位的肉,雪花肉,肥瘦相间,是牛肉中最鲜美的部分,水开了烫食,肥美异常,炙烤后焦香肥嫩,所以怎样做都好吃,深得食客们喜爱;吊龙,牛脊上的肉,最有劲道;吊笼伴,为腰脊两边的肉,烤着吃才好吃;匙仁,形如勺,却是牛锁骨边上最软的一块肉,最适合于滚水中烫食;三花腱,牛前腿肉,筋少,甜嫩多汁;五花腱,牛后腿肉,纹理重,脆爽;肥肶,略带白肉,肥而不腻;牛胸口油,奶香十足,口感柔软;软肉,清新细腻,入口不同。此为牛身上九个部位,一般人是分不出的,而对于一个老食客来说,我也只算是略知一二罢了。而嚼劲十足的牛肚,爽脆的牛黄喉,清爽的牛百叶,细腻滑溜的牛血,五花八门,不一而足。师傅手起刀落,麻利地切下各部位纹理分明的牛肉,撒一点盐,放一点油,即迅速码碟送到备餐桌上,然后立马给食客拿走,放入餐车,待拿够了,心满意足地推着去排队自动买单,所以他的服务员少得可怜。

锅早已烧开,我迫不及待把一片雪花牛肉放进锅里,数八下,可以食用,闭着眼,感受着牛肉纯粹的香甜味,还没怎么嚼就下肚,把那无穷的回味留在你口中,吃我最喜欢的雪花牛肉,我是不喜欢用任何蘸料的,为了它的原汁原味。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这里的牛肉丸,加上马蹄粒、玉米粒,更丰富了味觉的层次,应该还是手工制作的,经摔打无数次,很好地锁住了里面的肉汁而不破坏它的劲道,一绝。

一顿饭五个人不知不觉都吃得撑了,吃牛肉就是这样,一开始猛吃,一不小心就多了,其实做事也一样。

我女儿有个女同事刚好住附近村子。据她说小时候经常上山放牛,那时候可真苦。后来改革开放,年轻人都往外面跑,挣钱去了,剩下老人在村里。后来有人一寻思,干脆开一间牛肉店,生意可以后,陆续又开了几家,外面打工的人一看,原来在家里也可以挣钱,大胆的又回来几个,最终形成了二十多家店的规模。而店里需要的用人,什么厨师、服务员、清洁工等本村人都不够用,得向外面聘用,正所谓一个牛肉店,火了一条村。

据说,这里“牛肉节”都开了好几届,不止火了五洞,还火遍珠三角。这几年都形成一个旅游景点了,地里种的是草莓、玉米和火龙果,店周边开的是各式的特产店。

回程路上,我又认真地看了四周,有雕塑的农人使耕牛的样子,有彩色的牛卧在草丛里的样子,不远处还有一个污水处理的装置,看来就算他们食店开得再多,也不忘保护环境,这是我最大的收获。

(投稿邮箱:2469239598@qq.com,1600字以内。请注明①文体②真实姓名③银行户名④银行账户全称细到支行⑤账号⑥身份证号码⑦联系电话⑧联系地址。文责自负。转载请注明出处。)


编辑 徐向东 二审 韦多加 三审 黄廉捷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推荐阅读

中山全市暴雨预警降级为黄色
14463人浏览   2025-05-09